2024年10月19日上午,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大中小衔接暨课创计划专题研讨会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校区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副校长景志国、陈亮,北大附中分校管理办公室主任、石景山学校莆田学校校长崔岩,北大附小党委书记王添淼,副校长何立新、贾宁,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新馨学校校长李世民,党总支书记姬新建,北大附中北医分校书记兼校长林子尧,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校长赵豫桥,党委书记周磊,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书记兼校长田国英,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书记兼校长莫亚群,海淀区前进小学书记兼校长王立平,以及北大附中本部及京内集团校主要领导、中层干部、学科长和骨干教师等参加研讨会。景志国副校长主持会议。


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在致辞中介绍,北大附中入选北京市教委首批“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并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物理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创新研究实践联合培养基地等十几个学科和人才培养基地。北大附中与北大附小、北京大学密切联系,在大中小贯通教育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北大附中将响应《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验(课创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促进集团校内部的资源流动和优势整合,探索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发挥集团校办学的协同效应。

景志国对北大附中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验方案的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进行介绍。他表示,未来将重点突出科技领域,计划以本部科技课程体系为框架,在集团校范围内构建特色课程群,规划小初高一体化贯通课程设计,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连续培养、联合培养,推进课程创新的设计与落地,拓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入口,促进集团内各校资源融通和均衡发展。

集团京内分校和联盟校汇报在集团科技课程框架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情况。各校领导就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人才贯通培养和五育融合育人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副校长徐文博在会上做了《关于“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教育集团课程创新实验方案”思考》的报告。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赵豫桥做了《“1+3”人才培养中的全员科技课程》的报告。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校长助理朱文娟做了《融·通·探:新、西科学创新课程构想与初探》的报告。

北大附中北医分校教学副主任王峥做了题为《融汇贯通 向上向善》的报告。

北医附小副校长李京荣发表《康+文化融合融通 科技赋能灵动少年》 的主题报告。

前进小学课程中心主任李珊做了《夯实科学教育基础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报告。

枫丹实验小学教学主任王建秀做了《“科”随童行 “学”有创造》的报告。


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总结本次会议,他指出,特色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各校要抓住集团化发展契机,在总结学校科学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提炼,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学校长期发展路径,实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体制的优化升级。他强调,各校要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为宗旨,围绕集团化办学这一育人新载体,按照“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强对校本特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系统总结,合力构建多元立体、贯通融合的集团教育教学共同体,提升集团内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高质量集团化办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科学家精神、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ars8s471GVTiF6BJbm4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