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5分钟课间时长,让学生在每个课间都有较为充裕的休息时间,能够走出教室,放松身心、适量运动。学校因地制宜对课间安排进行自主优化调整,形成学校课间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孩子特点的课间活动设计,各班级体现班级特色,引导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支持。
板块一:师导童趣·快乐启航
每天的课间活动,如同校园里的一场欢乐盛宴。北大附石小学部的同学们化身为一个个小队,在操场上绽放着青春的活力。从经典的跳绳比赛中那轻盈跃动的身影,到创意十足的“袋鼠跳”里欢笑声此起彼伏,再到充满趣味的丢沙包游戏,每一次的课间活动都让课间时光变得无比热闹。汗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凝聚了团队的力量。老师们也融入其中,给予指导与鼓励,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坚实的后盾。

板块二:传统游戏 童乐无限·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小朋友们三两成群,有的玩起了跳绳,轻盈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有的则玩起了他们独创的游戏,笑声此起彼伏。不远处,一群孩子正在玩“老鹰捉小鸡”,整个场面充满了紧张又欢乐的气氛。另一边,“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中,孩子们爆发出一阵阵欢笑。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比赛踢毽子,毽子在空中飞舞。在这宝贵的课间时光里,孩子们自由地探索、嬉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欢乐与自由。

板块三:彩伞飞扬·欢乐时光
在“趣味彩虹伞”活动中,同学们围成一圈,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他们通过制造“小浪花”和“大浪涛”,体验团队合作的节奏感。大家一起努力让球在伞面上弹跳而不掉落,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游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彩虹伞周围,分享游戏中的感受,教师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北大附石的校园里,课间15分钟真正实现了“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共享阳光”。丰富的课间游戏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我的课间我做主”,把每一个课间交给孩子,相信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保护下能玩出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