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海的声音吗?生长在内地的孩子总是向往着远方的海,想见一面那片蔚蓝的、浩瀚的大海。2024年6月1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文化魔方少年行活动正式开始,青岛线路的师生们开启了一次精彩绝伦的研学之旅。

我们乘着火车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在开营仪式中,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海洋的知识,我学到了不少,比如为什么海水是咸的,那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盐分来源于海洋中的盐晶体,这些盐晶在海洋中沉积,形成了海洋中的盐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雨水等物质与盐分结合,形成碳酸盐,这才有了咸的味道。我们参加了知识讲座“听海哭的声音”。老师向我们讲述关于海洋污染,比如什么是赤潮,比如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危害,比如水母爆发会有怎么样的影响等等,许多关于海洋污染的知识。

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史馆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科考船的模型,比如“科学号”,“科学三号”,“创新二号”等等。在生物标本馆,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珊瑚标本,在珊瑚上面附着一写长的像海星的生物,那是蛇尾,它和海星都是棘皮动物,与珊瑚既不是寄生也不是共生,而是附生,也就是对蛇尾有利,对珊瑚无利无害。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关于南极生物的知识:鲸鱼分为两类:须鲸和齿鲸。须鲸没有牙不是牙齿有须板,它不是牙齿演化而来,而是长在嘴里的胡须,主要成分是角质蛋白。须鲸多以浮游生物或小型鱼类为食。齿鲸有牙齿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多以乌贼等头足类,大型鱼类为食,也会捕食海豹企鹅等。抹香鲸用全身血液来储存氧气。它是地球上脑袋最大的动物占整个身体的1/3。鲸脑油:当需要下潜时就吸入海水使其变成固体从而改变重心,轻轻摇动尾巴就可以直插海底;当需要上浮时进入学业加热脂肪变成液体自然上浮。

在讲座《海底世界冒险家》中,我学到了夜光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甲藻门,由触手,口沟和细胞核组成。在无光条件下,夜光藻受到刺激会泛起蓝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眼泪。老师还告诉我们微藻是海洋中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海洋经典食物链的基础,驱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直接或间接地养育着上亿吨的海洋生物。老师先是向我们讲了什么是甲藻什么是硅藻:硅藻有硅质外壳,细胞壁上的突起、刺、角等构造是硅藻分类的依据。硅藻有圆盘型(可以形成链状群体,可以由胶质丝,刺或壳面相接)圆管型(壳面椭圆形、突起为半球形、锥形或鸭嘴形)盒型(细胞狭扁,群体链直、弯转或扭旋)等等;甲藻有鞭毛,所以它们可以通过挥动鞭毛进行移动。甲藻根据鞭毛着生的位置和细胞分裂的方式,可分为纵裂甲藻和横裂甲藻,横裂甲藻大多都有甲板。之后老师又讲了赤潮,就是一种有害藻华,赤潮爆发的地区大多是在渤海湾和长江入海口。影响赤潮形成的条件是温度和盐度。有害藻华对我们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当微藻大量爆发时会产生毒素或者堵塞鱼鳃,导致鱼类中毒或者缺氧死亡,如赤潮异弯藻导致旧金山湾多处水域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现象。赤潮藻类产生麻痹性毒素致使智利海滩遍布沙丁鱼尸体。米氏凯伦藻赤潮导致福建平潭鲍鱼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亿元。严重危害了渔业;同时有害藻华会导致鱼虾贝类等死亡,破坏食物链、食物网结构,影响生态安全。
关于“如何采集海洋微藻?”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网样采集和水样采集,水样采集的步骤为采水器投放,采水器回收,水样收集,水样固定。网样采集的步骤为网具投放,网具回收,网样收集,网样固定。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将采样网放入海水中大概浸没半分钟以后拿上来,再将网中的微藻放到采样瓶里。我们拿着采样瓶回到会议室,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将采集到的微藻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大家观察到的藻类千奇百怪,个个都不一样。有挠足无节幼虫,冰河拟星杆藻等等我们组观察到的是夜光藻。

我们在潮间带采集藻类标本,随着潮水的退去,我们拿着水桶和抓夹,跟随老师沿着海岸线开始了采集活动。阳光透过薄雾,照在湿滑的礁石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岩石间,寻找那些在潮水退去后露出水面的藻类。潮间带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的大型藻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真江蓠,孔石莼,裙带菜。我们仔细观察着每一片藻类,寻找那些适合采集的标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从岩石上剥离藻类,避免对标本造成破坏。采集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命力,它们在潮汐的涨落间顽强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
采集结束后,我们对标本进行了简单清洗。看着手中的水盆中大大小小的藻类,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这次亲身经历不仅让我对海洋生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回到研究所,准备将采集的藻类制作成标本。在制作之前,贺老师先向我们大概讲述了一下关于大型海藻的知识:大型海藻是海洋中肉眼可见的、绝大多数是多细胞的丝状体、膜状体、管状体或叶状体植物。是光合作用形成海洋初级生产力,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但它们的大小形状却各不相同就比如丝状红藻仅仅只有几毫米,但巨藻却可达数十米,当然,普通的海带属多为一到数米。大型海藻是根据海藻所含的色素组成与比例对其进行分类。我国的大型海藻大致分为四个门类,分别是: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共计1306种。其中红藻含有藻胆素,绿藻含有叶绿素,褐藻含有岩藻黄素,而蓝藻含有藻蓝蛋白。蓝藻类是一种很古老的原核生物,其中包含静水隐杆藻,圆胞囊球藻,海雹菜等等。
我们开始了大型藻类标本的制作!首先我们先将自己采到的标本洗净,再用镊子将样品展平,我采到的是孔石莼,它的叶片薄如蝉翼,透光度极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丝绸。我开始了细致的清洗工作。我将孔石莼轻轻放入托盘中,用清水轻轻洗去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我拿起镊子,细心地将每一片叶片展平,确保它们不会重叠或卷曲。在清洗过程中,我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孔石莼的叶片非常脆弱,稍不注意就会破损。经过反复的清洗和展平,孔石莼逐渐展现出它真正的美丽。它们在水中轻轻摇曳,像一条条碧绿的绸缎,晶莹剔透,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我仿佛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呈现在我面前。随后我将清洗后的孔石莼轻轻摆放在卡纸上,再用纱布和宣纸裹紧,确保它不会损坏或发霉,我们统一将标本交给老师,我们也都期待着看到它成型的一天!

我们在游艇俱乐部进行了帆船体验。向导先带着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怎么上船下船,怎么掌舵等等,经过二十分钟的学习后同学们一起登船,开启了我们的航海之旅。海风轻柔地拂过脸颊,带着咸咸的海水气息,仿佛大自然的呢喃,让人心旷神怡。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像是无数的钻石在跳动,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我们五六个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歌,歌声在海风中飘荡,和着海浪的节奏,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在船上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快乐和自由,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海鸥在天空中盘旋,似乎也在欣赏我们的歌声,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与我们的歌声相和。这一个小时,我们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的美景,更在歌声中找到了彼此的共鸣。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天色变得愈发昏暗,我们这群研学旅行的伙伴们,也迎来了这次青岛之旅的尾声。老师选择了一处山中小屋,作为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驿站,在这里,我们共度了难忘的最后一个夜晚。小屋坐落在一片静谧的山林之中,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偶尔传来几声鸟鸣,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我们围坐在小屋的长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烤串,还有一些零食小吃。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唱歌。歌声和烤肉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夜晚变得更加难忘。晚餐过后,我们围在篝火旁,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温暖而明亮。我们玩着游戏聊着天,我们拥抱,我们欢笑。随着夜深人静,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歌唱,但心中的温暖和快乐却久久不能散去。

研学活动进行的最后一天,上午,同学们进行了课题汇报与知识竞赛,同学们的表现都十分精彩,展现出了这四天在青岛学习所得到的巨大收获,他们还用这几天积攒的贴纸兑换了精美的文创礼品,可以看得出研究所的用心颇深。

下午两点,同学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登上了返程的高铁,随着窗外碧海蓝天的飞速流逝,同学们告别了这个美丽无比、带给他们无限收获的地方。
青岛研学之旅不仅带给学生们丰富的知识与旅行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实践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研究的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