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 点亮思维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一年级数学趣味活动

作者:吴智清 刘天智 发布时间:2024-04-18 编辑:审核:李娜 浏览次数: [关闭]


走进数字的世界,探寻数学的奥秘!为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激发一年级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创造。我校老师将数学知识浸润于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图形拼接——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我校开展了创意拼搭活动课程,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七巧板拼摆的世界中。他们有的按照提供的图案模板进行拼摆,有的自由发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七巧板的每一块板子在孩子们手中变得灵动起来,组合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让人赞叹不已。

此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让他们在拼摆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微信图片_20240419085720.jpg

此外,在思维启蒙课堂上,孩子们还将立体图形中的平面描画到纸上,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拼画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片。

微信图片_20240419085918.jpg

重视算理——培养学生数感

“让计数单位扎根于学生的心中”,这句话已经融入到了我校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数小棒,计数器拨珠子,数线段的应用,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运用理解深刻,迁移能力强。

图3.png

在数的运算中,老师们“弱化算法,重视算理”,强调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关注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让学生把运算的道理说出来。

思维可视化——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我校一年级数学重视图画本的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绘图来展示他们的理解,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图画本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图画本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看同学们的成果,是不是在趣味的绘图中演绎数学的逻辑之美!

图4.png

巧用学习单——让知识结构化

学习单是一种结构化的学习工具,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填写学习单,清晰地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学习单的利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和错误,从而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图5.png

知识游戏化——数学趣味算式

知识游戏化和游戏数学化是当代教育领域中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每周的思维启蒙课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将知识以更有趣、更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推理意识等关键能力。

我们还利用数独游戏通过填充数字网格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力。课下,学生们还纷纷利用华容道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图6.png

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知识游戏化和让游戏数学化。趣味数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中,相信他们会更加努力,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