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法文化 感悟家国情怀 ——1+3高一高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二

作者:高一2班 刘益帆 发布时间:2024-04-16 编辑:审核:胡占利 卢佳 浏览次数: [关闭]

汉字的一笔一划都蕴含着博大深厚的信息,凝聚着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精华。书法作为汉字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着好奇与期待,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以笔墨为媒、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刻感悟书法作品背后的家国情怀。

2024年4月15日,1+3高一高二年级邀请了北大附中校友事务专员、书法教师海冰老师,主讲了一场关于“中国书法”的讲座。海老师选择了颜真卿及《祭侄文稿》作为此次的讲解对象。

图片1-1.png

图片1-2.JPG

图片1-3.JPG

讲座伊始,海老师先从《祭侄文稿》的全篇直观感受入手,讲解了其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崇高地位以及颜真卿的主要书法风格。接着,海老师以漫画形式引入了《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漫画新颖有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图片2.JPG

在深刻剖析完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和影响后,海老师娓娓道来了颜氏家族的故事。《祭侄文稿》就是颜真卿将堂侄颜季鸣下葬时所创。全文二百三十四字,字字泣血,饱含了颜真卿对堂兄堂侄的无尽思念和对逆臣贼子的痛恨。

讲座最后,海老师表示,书法与绘画等艺术颇为不同。书法作品中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落笔时的心境,涂抹时的斟酌,勾画时的思绪……全都一一展现在观者面前,无一不生动体现着当时的创作之景。

图片3.jpg

图片4.JPG

苏轼曾说:“书无意于佳乃佳尔。”不去刻意追求完美的书法才是好的书法。听完《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海冰老师致以感谢和敬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书法又是汉字的一种表现和传承形式。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心怀家国天下,为祖国和中华文化的未来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