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野鸭湖观鸟研学活动(一)

作者:孙宏选 王旭东 邢睿 李欣城 段心钰 发布时间:2024-04-03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脚下,新中国“建国第一水库”官厅水库之滨,是全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2月2日,北京野鸭湖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北京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北京地区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348种鸟类,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更是东亚——澳大利亚国际鸟类迁徙路线的必经驿站。

虫鸣鸟啼,鸢飞鱼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为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地质资源和基础数据支撑。

1合影.jpeg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观鸟社团成立三年,师生利用周末时光,多次到八大处公园、野鸭湖、颐和园、圆明园、玉渊潭公园等鸟类聚集地进行观鸟活动,参加观鸟竞赛。在季节变迁中用镜头记录北京的草长莺飞,天鹅迁徙,鸿雁北归。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在行走中,自然教育,科学创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都伴随着孩子们的身高一起成长了。

2.jpeg

【研学日记】1+3班 邢睿  

尽管时值初春,3月末的北京清晨依旧带着一丝寒意。2024年3月31日,伴随着清新的晨风,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观鸟社团的学生们在黎明的曙光中踏上了新一天的征程。

在北京观鸟协会的谷老师以及我校生物组孙老师和王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始了一次探索鸟类世界的奇妙之旅。

刚到达门口,我们就发现了大山雀。它的叫声具有明显的特征,头顶和喉部是黑色的,脸部及后颈中央有明显的白斑。背部呈蓝灰色,而最显著的特征是从喉部到胸部的黑色延伸至白色腹部中央,形成一条醒目的黑色带。

当我们走到湖边时,看到凤头鸊鷉在水中悠闲地觅食,同学们纷纷驻足观赏。

从观鹤台向东望去,大片的涉禽和游禽映入眼帘。我们陆续观察到了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苍鹭、绿头鸭、白琵鹭、普通鸬鹚等其他鸟类。我们发现,大天鹅嘴部的黑色较少,主要由黄色构成;而小天鹅的黑色部分更多,黄色很少。至于疣鼻天鹅,则容易辨认,因为它的嘴部呈现红色。

在观鸟过程中,谷老师发现了我们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与我们讨论、分析了为什么有些鸟种未被发现。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主动寻找鸟类,缺乏观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小组分享经验之后,大家发现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

当我们来到涉禽区域,几十只群鸟不约而同的飞起,让我想起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观鸟活动的最后,王老师和孙老师在返程的车上,跟我们一起总结了今天观察到的鸟种,按目、科、种分类记录,包括游禽、涉禽 、陆禽、攀禽 、鸣禽 。回家后,我迅速的制作了观鸟视频,得到众多师生的点赞。

微信图片_20240403143141.jpg

【研学日记】 初二班4班 李新城

2024年3月31日上午,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观鸟社团的同学们来到了野鸭湖湿地公园进行观鸟考察活动。

 俗话说的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我们观鸟社团的同学们就是“早起的同学们有鸟看。”同学们6:30就在南操场集合,8点到达野鸭湖湿地公园准备开始观鸟活动。

  春天的清晨是最适合观鸟的时间。既没有冬日那样严寒刺骨,也没有夏日那样的使人汗如雨下,也是适宜鸟儿们活动时节。

9.jpeg

一进湿地公园的大门,我们就被大山雀那独特而又有灵性的叫声所吸引。大山雀是山雀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头部及喉是黑色的,而脸及后颈中间有明显的白斑。它的叫声是极具辨识度的。这也启示我们,在观鸟的过程中,鸟类发出的声音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有时可以通过鸟的叫声辨认鸟的类别。

再往前走,到了湖面,我们可以看到数十只小鸊鷉和凤头鸊鷉。凤头鸊鷉从口裂处到眼先有一条黑线。前额至头顶是黑色的。

我们走到更深处,看到了天鹅。在北京分布的天鹅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疣鼻天鹅、大天鹅和小天鹅,我们今天很有幸看到了大天鹅和小天鹅。同时通过看天鹅的喙可以辨认出天鹅的种类。大天鹅和小天鹅的喙都是黑黄相间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天鹅的喙黄色部分是更多的,约占2/3左右。黑色部分则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小天鹅则恰好相反,黄色部分约占1/3,黑色部分则更多,约占2/3。且小天鹅的喙的黑色部分还伴有一道红色条纹。小天鹅是中国体型最小的天鹅,脚黑。大天鹅体型介于疣鼻天鹅和小天鹅之间。而且大天鹅和小天鹅嘴型也不同。大天鹅是近似三角形的,而小天鹅是近似梯形的。疣鼻天鹅嘴型是橘红色的,与大天鹅和小天鹅都不同。体型是天鹅中最大的。

10-.jpeg

除了上述提到的鸟类外,我们今天还观察到了白骨顶(骨顶鸡)、白琵鹭、苍鹭、普通鸬鹚、红嘴鸥、喜鹊、北红尾鸲、麻雀等鸟。

在今天的考察中,我们观察到了游禽、涉禽、猛禽、陆禽以及鸣禽五种生态类型的鸟类。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比如小鸊鷉生活在水中,而北红尾鸲生活在山地或平原林地,这与他们的结构有关。这也体现了生物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通过今天的考察学习,锻炼了我们观察鸟类的能力,学习了辨认鸟类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观鸟时要主动寻找鸟类,并且要对鸟类的声音更加敏感。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寻找和辨认鸟类。相信在下次观鸟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的!

【研学日记】初一5班 段心钰

3月31号早上6:30,师生准时集结,乘车前去往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野鸭湖湿地公园。

11.jpeg

  我们进入公园后,寻着鸟鸣声很快就发现了大山雀。我们围着湖走了半圈,在途中发现了凤头鸊鷉,白眼潜鸭,北红尾鸲等鸟。我们中途停留在一个观景台上。观景台旁边的湖里,有两种天鹅,分别是大天鹅和小天鹅。大天鹅的喙黄色多黑色少,小天鹅的喙黄色少黑色多。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又发现了骨顶鸡、白琵鹭、红嘴鸥、苍鹭、绿头鸭、灰喜鹊、银鸥、白鹡鸰、鸬鹚、大斑啄木鸟、鹊鸭等二十几种鸟类。

   时间到了中午,师生决定继续前行,走完整个野鸭湖的全部路途。回到学校南操场,已经是下午14:00点了。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鸟类。还通过徒步三小时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远距离观察鸟类也锻炼了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