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学们带着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好奇和期待,聆听了一场关于色彩与文化的深度对话。2024年3月18日,1+3高一高二年级邀请了清美A佳画室西直门校区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王莹老师主讲了一场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讲座。王老师以其深厚的色彩学知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向在场的同学们展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魅力和内涵。


讲座开始,王莹老师由山鸡引出中国的五色:赤、黄、青、白、黑。她指出,这些色彩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古人的文化、制度、习俗以及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接下来王莹老师又对不同色彩进行举例说明。同时也结合建筑、服饰、药品等领域,深入剖析了传统色彩在审美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独特魅力。如沧浪色是来自大江大河的颜色,也是冬天刚刚解冻,春天刚到来的时候竹子新生的颜色。再如菘蓝色是因为菘蓝叶被用来染色,经过一系列工艺把它制作成可以储存的“蓝靛”,蓝草与蓝靛相比发生了质变,蓝靛耐储存而更有价值,颜色更深。而且菘蓝的根是人们常见的板蓝根,其叶也可以入药。


随后,王莹老师展示了一系列珐琅作品、琉璃作品和漆艺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和现代感。还播放了?中国奇谭?中小妖怪的夏天一集,同学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此外,王莹老师还强调了传统美学与当下生活。我们应保持心中对艺术的热爱,来助力和滋养我们的生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选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中国的传统色彩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讲座结束时,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对王莹老师的感谢。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此次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讲座,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将期待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和活动能够举行,让大家了解和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