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对锻练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数据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及相关教师多次考察研学目的地,学生在数字校园平台中自主选择研学线路。4月中旬,各线路指导教师每周召开两次指导会,和学生不断探究研学主题和内容。4月28日,各线路外出研学,收获颇多。研学外出后,研学团队和指导教师继续每周召开会议,深度分析和撰写研学报告及论文。

我校开展面面观、研究性学习答辩活动。初中年级完成研学手册,并撰写观后感、制作小报等,对研究内容进行创意产出。高中年级组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宗旨,在指导教师的全力帮助下,经过一个学年充满乐趣而又极富挑战的研究思考后,撰写出了研究报告和论文。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深度解析。

本次活动共产生72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立题范围广泛,类型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校园文化、民风民俗、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科技制作等诸多方面。其中不少课题极具创意,如《论我国装甲兵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红楼梦与VR技术在虚拟现实特质下的区别于联系》、《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和发展》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舞台,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研究的同时,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校将持续推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领更多学生不断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我校教育的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