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我们来了——记自然之翼白河适应性训练

作者:初二2班 王嘉许 发布时间:2023-05-31 编辑:审核:孙宏选、王旭东 浏览次数: [关闭]

为考察学生体能情况,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为暑期秦岭考察活动进行预备,2023年5月27日到28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随北大附中本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白河适应性训练。

活动伊始,约两小时的车程后,全体师生均到达怀柔云梦仙境景区——适应性训练的出发地。在短暂的破冰仪式之后,学生们在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有序向山内进发。途中虽有小雨,但在雨衣的遮掩下,同学们仍排好长队,有条不紊的前行。

图1.jpg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跋涉后,大队人马到达了白河河滩上,换好溯溪鞋后继续前进。

在上游不远处,队伍开始有序过河。队员们均是腕拉着腕,形成“生死结”,步伐一致,整齐前进。偶然脚下一松,旁边的人也能迅速调整力道将队友拉起。虽是水流湍急,却冲不散组员间的连结。

图2.jpg

上岸后,走过一段颠簸不平的鹅卵石路,队伍穿行在一片旱柳林中。清越的鸟鸣声时不时从两岸连山或密林中传来,伴随着微风与柳枝的摇曳,使得不少同学纷纷驻足拍照。更有同学拿出望远镜,翻出图鉴,开始进行细致的观察……

走过旱柳林,在前方一块巨石上,我们展开红色的校旗和绿色的自然之翼大旗,在欢呼中向着空中的无人机拍摄挥手,呼喊:“白河,我们来了”。

拍过合照后,第二次溯溪活动开始了:前面尚且风平浪静。每次趟河,北大附中的指导教师“倪爷”都会站在水中央,给整个队伍拍照。突然,倪老师秘密对他身边人发出指令,迅速挑起了一场泼水大战,后面渡河的人也已迫不及待的加入了水中开始了盛大的“泼水节”。一时间,水花声、笑骂声、喊叫声不绝于耳。水中人和岸上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许久方才平息。

图3.jpg

“泼水节”过后,继续前行。在约正午时吃罢午饭,又开始了下午的跋涉。期间穿过几回溪流,仍是扬起了银白的水花,黄褐的泥沙,牵着所有人的目光和心,放飞在白河的山水之间。第四次渡河结束前,所有的人再次加入泼水大战,有的同学,干脆就坐在水中或者躺在水中,任由溪流从身边滑过。在两岸群山绵延的映翠下,在这清澈见底的白河水中,老师和学生全部都释放出最烂漫的童真笑声,在伴随着山涧溪水的潺潺的流向了远方。

到了约下午四时多,全队终于到达了露营地。安营扎寨自是不必说,营地里不久就立起了一顶顶帐篷。一眼望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图4.JPG

而接下来,是更为繁忙的“晚饭时间”。

拾柴、切菜、生火、做饭……在一片忙乱中,袅袅炊烟终是升了起来,两边同学的脸上也挂满了泪水——非是激动,而是被烟熏到了双眼。好在火力足够旺,很快,饭菜的香气就飘荡在空气中。在此期间,手里拿着柴的,端着盘的,拎着锅的,捧着杯的人数不胜数,构成了好一出热闹的人间烟火。终于,饭菜端上了桌。虽是菜式各不相同,亦有多有少,所有人还是围坐在桌边一声不响的吃了起来——来补充消耗的体力。吃完后,众人各自收拾了残羹冷炙、锅碗瓢盆,拿起椅子回到上方的营地。

图5.JPG

在椅子齐齐摆放成一圈后,篝火晚会开始了。火把凑上柴堆,两人多高的火焰冲天而起,如凤凰浴火,几欲冲破云霄。笑闹声又响彻在了空气中,比先时只增不减。歌舞相声如流水般轮流上场,赢得众人一声声喝彩,和着明亮的火星和闪耀的北斗,构成了一个光华闪烁的夜……

图6.jpg

图7.jpg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营地上,和森林里的鸟鸣一起,唤醒了沉睡的众人。在简单的吃过早饭后,攀爬开始了:眼前的台阶均以竹木拦成,其间布满碎石,一眼望去却如荒山野路一般,山石陡峭有70度,只能手脚并用向上攀爬。所幸组员间排好长队,不时出声提醒,协同前进,却也别有一番意趣。偶然从脚下的碎石与两边杂芜的草木间抬起目光,便见天高云淡。对岸石山耸立,上有绿树丛丛。一路挥旗向上,到了山顶。展开条幅,撑起旗帜,面对着镜头和无人机,所有人露出了欢欣的笑容。席地而坐,所有人挥动手臂向空中招手,数百人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所有人。“我爱自然之翼!”高呼声不绝于耳,久久回荡在山间。

图8.jpg

图9.png

下了山后,吃过午饭,返程的车便启动了。身后的山水渐渐远去,但白河之行的记忆留了下来:欢乐与激烈,探索与合作,独立与帮扶……意犹未尽中,为期两天的白河适应性训练圆满结束。本着以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为目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发展了学生间的友好互助,带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我校作为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校之一,坚持合作办学战略,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主动成长”的特色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秦岭考察”的探索之旅。

图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