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下午,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语文教研组有幸邀请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语文教师周曼云老师带来“议论文写作策略探讨”的专题讲座。周曼云老师从写作序列性、训练突破性和语言准确性三个方面,细致入微地为老师讲解了高中议论文写作。

首先,周曼云老师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从“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基本的概念知识”“核心概念的阐释”“如何审题立意”等方面为老师们介绍了议论文写作序列。周老师指出,议论文写作序列的建立需要注意写作的本质规律、议论文能力要素、作文题目训练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点四个问题。教师需要了解议论文写作的本质规律,将议论文能力要素进行拆解,点对点地带领学生进行训练,精选作文题目,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中的障碍点,在写作训练中重点突破障碍点。

其次,周曼云老师以北京高考为例,梳理了近二十年北京高考议论文作文题,分析了北京高考作文题话题明确、不会过多制造审题障碍的特点,细致讲解了如何议论文如何审题、破题、立意的问题。周老师指出,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北京高考作文的特点,训练时选题应思考学生的难点、需求和题目的恰切性,进行针对性训练。
此外,周曼云老师还以图表的形式将近二十年北京高考议论文题目进行分类梳理,即事件类、现象类、话题类、看法类和道理、真理类。周老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并配以例题说明,帮助老师们明晰北京高考议论文题目的特点和难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周曼云老师高屋建瓴地理论指导、清晰明了地框图梳理、细致入微的例题解析以及认真钻研的教研精神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议论文写作一直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相信在周曼云老师的指导下,语文组老师会更加潜心研究,用心教学,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助力。
附语文组老师听会感受:
张晶波老师:
周老师讲座主要是议论文写作,重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体现。更是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不只是在语文方面有提升,更是在综合能力上有提升。能清晰认知、能准确判定,能综合理解……如何提升?周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学策略。
一、议论文重在说理,不能过于堆砌事例,这样会冲淡说理的深度。想说好理,首先要概念阐释,这一步厘清了才能进一步推理论证。才能明白选什么事例,怎样用事例。
二、写好议论文,首先要学会审题
北京卷话题明确,不在审题上设置人为障碍,有些文字帮助学生多元思考,2012作文,其中给了很多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帮助学生延展思考、深化认知,如鹿特丹事件,多人发表看法,每一看法都是一个作文角度,都是可以成文的,当然还要关注不同类别的作文题目。事件类作文表述时侧重形象思维,生动直观寓意不明确;现象类作,概括性、评述性,介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话题类;看法类,不一定是对的;道理类,是正向的,对的,思考空间相对小;真理和道理区别,道理是阶段对,真理是我无法推翻,永恒不变道理。思考空间更小。
三、学会审题也要学会出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认知方式、认知方法,能审题,也能出题,教师更是如此。能明晰作文题的价值,能判定作文题的优劣。
周老师讲座既事例详实,又有高度理论引导,同时贴近一线教学,整个讲座下来我们意犹未尽,期待更多的这样比较接地气讲座。
李菁老师:
周老师在进行讲座的时候特别强调进行写作训练时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把握解学生的思维点,找准学生写作中的障碍是什么。老师还要对作文题目进行梳理,分析特点,把写作的能力要素进行拆解,结合学生的写作障碍,逐一攻破,形成一定的写作序列,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达成最终的效果。初中的写作以记叙文为主,也是有序可循的。学生从立意选材、构建框架,到丰富细节、深挖主旨,再到自出心裁、创意表达,也应该是学生思维水平、能力层级、审美感悟逐步在写作训练中提升、完善的过程。
刘紫璇老师:
今天非常有幸聆听了周曼云老师的“议论文写作策略探讨”的讲座。“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一直是我想学习的专题,尤其是议论文是现阶段高二学生的老大难,如何审题、如何立论、如何使论证过程更加严密,如何积累论据素材等等都是学生目前的困难,而高中三年如何在每一阶段为议论文写作做铺垫和训练也是我困惑的地方。很感谢周曼云老师细致耐心地带着我们分析近二十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我们讲解了北京高考作文的特点,有理论有实例,非常受用。
高海燕老师:
约周曼云老师讲作文序列其实是基于高中语文组建设的一个思考,就是如何在教学内容上形成有效的梯度与序列,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很久了。
周曼云老师的讲座细致而专业,在梳理了2002-2021年多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之后,细致地把自己多年教研的成果《高中议论文写作十五讲》的思路呈现给大家,并慷慨赠书供各位老师在寒假里细致研读。
针对高中三个年级的作文序列课程,周曼云老师很明确地说,这要看学情来确定,而且并不存在特别严格的阶梯,只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作文状况来决定,作文教学的层次和训练的针对性。
所以,准求明晰的按照年级划分的层次感和阶梯感是不现实的。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学生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如何诊断呢?
龚林林老师:
1月10日周老师给语文组的老师做了《议论文写作策略探讨》的讲座。她讲了三个话题:一、写作序列性 二、训练突破性 三、语言准确性。还结合了2002至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分析,例如,周老师把高考作文分成以下几类:1.事件:侧重形象思维,常概述或描述一个事件,一般不明示命题者的立场。2.现象:介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对事物进行概述性或评述性的表达。3.话题:对事物进行概括提炼,用词语、短语或句子指明讨论的话题或主题。4.看法:题目给出对事件、现象、话题等的主观判断,意在以看法引发看法。5.道理: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是一种正确看法,但看法不都属于道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让训练的步骤和角度特别的清晰。确实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