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非遗工艺 ——蛋壳漆缘小组

作者:申圳 王天伊 指导教师:卢秀明 张欣雅 发布时间:2022-07-1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漆艺,一项流传了八千年的古老技艺,它见证过文明的诞生,它见证过种族的兴衰,它见证过朝代的更迭。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向来为皇家所用。清王朝灭亡后这门原本主要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传向民间。

漆艺,一项流传了八千年的古老技艺,它见证过文明的诞生,它见证过种族的兴衰,它见证过朝代的更迭。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向来为皇家所用。清王朝灭亡后这门原本主要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传向民间。2022年7月,我们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劳动实践三天的课程中,体验到金漆镶嵌工艺的分支——蛋壳镶嵌的魅力。

准备的材料:原图,蛋壳(去膜晾干鹌鹑蛋壳,磨成粉。),漆,金箔,盘子,描金笔,砂纸,刻刀。

1.png

首先,先把晒干的鹌鹑蛋壳与蛋壳上的薄膜分离,然后将鹌鹑蛋壳碾碎,放着备用。接着准备图样:将老师发给我们的图案踏到宣纸上。然后在宣纸背面刷上干颜料粉。再将图案踏到黑色盘子上。最后就是枯燥的刷胶,撒蛋壳粉,碾蛋壳粉,刷胶,粘。最后要把图案线描空白处填满。整个过程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当再次抬起头感觉略有腰胀,但同时体会到了,真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完成吗每一件文物的辛苦。

2.png

第二道工序,就是在蛋壳粉上面再刷一层漆绝对是最考验人耐心的时候了!经过了长达两个接近三个小时的反复动作,在最筋疲力尽的时候,能坚持下来的人一定不一般。

完成了第一步就到了打磨修边。将表面凹凸不平的蛋壳打磨到基本光滑,用刻刀进行修边。这道工序非常讲究细节和整体布局。同样的也考验耐心。这时我才发现不是每个人擅长的方面都相同,有些学习好,有些手巧,各有所长。

历尽道道难关,我们终于盼来了第三次课,最具点睛之笔的步骤。在图块的空隙中刷上金胶,把一层金箔盖在上面,用干净棉花按压。力道由轻到重。最后冲洗掉多余的金箔碎渣。就完成了作品。

3.png

在制作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漆艺的博大精深和其历史的源远流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侯雪老师曾说过:“很多文物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而这些精品之所以能历经岁月依旧保持魅力,关键在于其所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文明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无论是谁,只要是炎黄子孙,就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国文化,发扬我国文化!

在这一次劳动实践的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劳动改变生活,是亘古不变的一条规律,在劳动中探索,在人生中实践,就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微信图片_20220716133248.jpg

同学感受:

“蛋壳镶嵌确是一项极考验耐心和专注的一种工艺。不仅蛋壳要碾的均匀细致,蛋膜还要全部挑出,我磨的手臂酸痛,昏昏欲睡。就在我准备放弃的当儿,下一步工序又来了。我们需要用特定的描金笔沾上漆在板上照着拓印上的图形绘制,并迅速撒上蛋粉。我因为没有干过这种活,拓印上的图形不清楚。没办法,只好临摹。可这更耗费心神,我整整绘制并撒了两个小时才完工,疲惫的同时我确实直观地感受到了我意志力和专注力的成长,我感到惊奇的同时,对这工艺越来越感兴趣。”

“第三天上课时,我们就要进行贴金处理,这是整道工序的最后一步,我抹上贴金水,看着金箔一块块的贴在我的作品上,看着我的作品变得愈发神气,我心里也欢喜的紧,一天都特别有干劲,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