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期末考试之后,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本着“因地制宜、因时而为、融通科技、创新劳动、幸福发展”的原则,开展了 “心享·融科·创劳”为主题的劳动时间周活动。本次活动共开设11个主题,我选择了其中珠联璧合——古籍制作和修复项目组。

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进行了古籍制作。在活动中,我们充满了期待,也非常的认真。

首先老师了解了古籍书页的结构。

之后,我们亲自制作了一本古籍。刚开始我们都很疑惑,制作一本古籍需要这么久时间?但体验后,才知道制作古籍的过程非常的繁杂,至少需要十二个步骤:标页码→对折书页→捶平折线→对齐页边→对齐栏线→打孔→穿纸钉定型封面→粘封面→切书→打孔→穿线订书→贴书签。整个过程都需要我们非常的细致、有耐心,稍不小心,就会功亏一篑!

第三天我们了解了古籍修复的相关知识,并且亲自体验了传统古籍修复中的补书页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仅仅修复了两面书页,就已经感到并不轻松,这让我体会到了修复古籍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和眼力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娴熟的手法。

为期三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收获满满。不仅亲自制作了古籍,学到了古籍修复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体悟到了古代劳动者的细心、耐心、精心,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