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我校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讨“双减”政策下课堂如何提质增效,解决青年教师备课中的困惑,。特别邀请中国好课堂的相关专家走进课堂,听评青年教师的课。此次活动共有两位老师同时开课,初一年级语文乔于格老师和高二年级英语由洋老师。
乔于格老师在初一(3)班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生本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前,乔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课前任务: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部分,并记录下你的思考和疑惑。

本节课,乔老师从学生初读体验中的不解和疑问入手,引导同学们展开了关于“严”“趣”的积极讨论,并用“有x有x”格式的词语进行总结,锻炼了总结提炼能力。接下来,针对同学们的集中疑问——先生为什么不回答小鲁迅关于“怪哉”虫的问题,乔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寿镜吾老先生的人物形象,先从文本中寻找小鲁迅进入私塾学习之后的思想转变,再链接到课外,对之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后,乔老师和学生一起,从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出发,在“两乐”之中探究文章的多元主题。从课内语篇链接到学生自身所处的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具体情况,点出成长的意蕴。

由洋在高二3班上了一节题为《Success is a Continuous Journey》的视听说公开课。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学习结果,这是新时代课堂改革的重要理念。

本节课,由老师从学生们对成功的理解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题为《Success is a Continuous Journey》的TED演讲,判断演讲者对成功的看法。学生们通过参与环环相扣的课堂活动,理解了有些人成功后又失败的原因、Richard的个人经历以及Richard根据个人经历得出的结论:”Success is not a one-way street, but a continuous journey”。接下来,学生们针对视频内容,联系自身实际,分享了自己对于成功的看法。最后,根据本演讲的结构框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准备题为“Success is not only how we achieve success, but also how we sustain it.”的演讲。

课后,中国好课堂专家组、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宝利、英语学科课改实践专家Payam,徐文博副校长以及青年教师们参加了本次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语文组由任宝利等老师进行评课。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从真实学情出发、强调学生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等做法,并针对不足部分提出了提升的意见和建议。
英语组Payam专家在研讨过程中,就如何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如何提升教师课堂的领导力这两个问题,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些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教学活动、设置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积极的反馈评价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信心、任务的布置要清晰简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等。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成长发生在每一节课中,这和我校推进的自主性课堂改革理念上有一致性。此次活动不仅推进学校课堂教学变革,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更是起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