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时代!——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3高一高二年级第一届校园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

作者:王文静 发布时间:2020-12-15 编辑:于昊文审核:李薇 浏览次数: [关闭]

2020年12月15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3高一高二年级第一届校园微电影大赛报告厅举行颁奖典礼。本届微电影大赛主题为“你好,新时代!”经过历时数月的筹备及反复商定与评选,最终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摄像等8项个人奖,以及最佳影片奖、最佳故事奖等集体奖项。

颁奖进行到中间,高一(1)班顾昊东同学作为“最佳导演”得奖者上台为大家分享制作微电影的心得体会,尤其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图1.JPG

接着大家共同欣赏了高二(2)班吴景毅同学导演的微电影《学习三宝》。其中巧妙运用经典电影的著名桥段,在欢笑之中让同学们体会到练字、追忆和任务单对学习的重要性。

图2.JPG

紧接着是对此次活动的优秀学生代表吴景毅、丁浩东、张煜昂、孟云天和秦唯珈五位同学进行了一个采访,每一位同学都在此次活动受益良多。

图3.JPG

学生感受节选——吴景毅

剧本作为微电影的灵魂所在,如何在几分钟内呈现一个让人惊艳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就要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还要弘扬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一些网上热火的剧情片段都可以成为我们改编的对象。

不能光吸引眼球,剧情还要精彩。所以后来就决定改编姜文导演的一些电影的“名场面”。我们普遍认为姜文导演确实是中国难得的比较优秀的导演。他的作品中,直白夸张的剧情,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的我非常欣赏的,这正是我需要的。

改编的内容选择了学校正在落实的学习三宝,就是练字、追忆、任务单。非常能突出咱们学校的特色。

这次活动后我才发现我可能对做导演感兴趣。以前一直对于导演没啥概念,这此尝试是很喜欢的,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精彩的阅历。


学生感受节选——丁浩东

一开始对视频剪辑感兴趣是在b站上看到很多博主的视频表现得很流畅,很自然,慢慢在自己的视频中学习他们的技巧和思路,发现经过后期制作的视频效果会提升很多。

我认为剪辑工具或者软件其实并不是很重要,视频的精髓更应该在于创作者的想法。Pr这种很高大上的工具相较爱剪辑确实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但并不是说你学会了使用Pr就能做出一个好的视频,只要有好的创意灵感,用最简单的软件也能剪出好作品。

我认为剪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例如在《教父》中结尾的“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法使我感到无比震撼。在我平时剪辑的时候,把一个杂乱无章的原片的节奏把握好,与配乐和情节完美契合,这带给我的自豪感和享受也是无穷的,我觉得这些就是我坚持的原因。


学生感受节选——秦唯珈

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一直是咱们学校所提倡,也在践行的。但毕竟到了高中,尤其是在高二的时候,学习仍然是我们在校园生活当中的主要任务。去合理合适的权衡活动和学习之间的时间,是我在这些活动当中感悟的最深的一点。

我认为平衡这个时间的目标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随心一点。随心就是所谓的要清楚自己想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该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灵感很多时候考验的是机遇,不是说我拼命想就能够想出来一个很好的。如果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时候很难有精力去思考这件事情,那我就会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就比如说去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找到灵感。

权衡活动和学习之间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下自己的习性,结合自己实际的状态去灵活的应对。

同时,我校在北京市校园影视评比大赛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昊文老师带领李子昂,顾昊东等十几位同学以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焦点为主题,不到15天完成7部作品,并全部获奖。同学和老师们共同欣赏了他们的定格动画作品,其治愈清新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图10.JPG

在活动最后,徐文博副校长对此次活动做出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的制作成果,鼓励同学们继续创新。同时感谢学校为同学们全面而有个性的主动成长搭建的多元平台,使同学们视野更加开阔,学习更多技术知识。希望我们能在每一次活动中取得进步,不断积累,抓住并享受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