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拥抱美好的青春

作者:高崴 潘芮庭 发布时间:2020-10-10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新学期伊始,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同学们又开始了为梦想不懈地拼搏和奋斗。为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020年10月10日下午,学校特别邀请北大心理学博士李靖老师为八年级全体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青春期的成长与心理健康》。校领导与会参加。
   
   李靖老师针对当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结合当下热点,用幽默诙谐却富有专业知识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奇妙地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旅行:
   
   
   01.坦然面对身体的变化
   李老师提到,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体型、身高,会对自己的外貌自卑,害怕和别人站在一起。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老师给出了一个词-顺其自然。没有必要过分地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别人的观点也不必看得那么重,要坦然面对,活得快乐、阳光和自信,相信一切变化都是自然发生的,克服自卑心理,“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做好自己。”“学会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就成功了。”
   02.学会承担责任
   如果把责任的分量比作一个天平,那么在青少年时期,父母的责任是深重的。当孩子成年后,压力的天平就转移到孩子一端。“40前,子望父;40后,父望子。”李老师说,在成长中,要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责任使我们的人生更完美,让我们更富有爱心。责任让我们学会了付出,也不断收获,完成生命的蜕变,成长为时代的骄子!
   03.了解青春期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不断的发育中,而且各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正是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容易冲动等常见的“情感”与“理智”间的矛盾。李老师提醒我们,要了解自己,更要学会控制自己,遇事要耐心、冷静思考,尽可能克服冲动性思维及不理智行为。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更加耐心,学会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变化并学会倾听和平等沟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04.培养兴趣并努力付出
   青春,是一个敢于拼搏的时段。青少年对所有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一有疑问便会追寻到底。这种好奇心用到学习上就可以转化为对学习的情趣和动力,但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海洋深邃广博,所有的成功除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努力和付出。青春期的孩子们不缺乏好奇心,但部分学生不愿付出和努力,就很难有收获。李老师认为,对于学习,可以从培养兴趣着手。“从兴趣入手去引导学生专注于知识的获取,他的青春,未来会更美好。”
   这场自我探索之旅将同学们带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气氛热烈,不时传来同学们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初二年级的一位学生感慨道:“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开启事业成功之路的一把钥匙。我们要维护好自己心理的健康,为未来开创一片光明!”
   
   青春期是美好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花季年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开始有了生命主体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提升。正如李老师传达给大家的和刘老师总结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像拥抱春天般地拥抱青春,重视并充分利用这段时光,多体验,多感受,感受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也学习如何付出和承担。正视自我,学会理智看待、自我约束,坚定信心,让青春无悔,更让人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