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真实问题,助力素养提升——北大附中王楠老师项目式学习案例分享

作者:章毓卉 发布时间:2020-07-04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7月4日上午,北大附中语文组王楠老师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案例分享。
       分享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项目式学习是什么?
       引用美国巴克教育和国内北师大王磊教授定义,阐述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的、复杂的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为什么要用项目式学习?
       从面向未来教育的素养和教育教学变革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我们要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领域素养和通用素养,另一方面要适应我们从学科教学到人的发展教育教学变革方向。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案例。
       王楠老师分享在北大附中元培班进行的关于阅读《先生》一书的项目式学习和旁听北大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案例。首先从学情和学习资源的整合来分析项目式学习的可行性,利用中心问题驱动学生开展项目;在过程中指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活动后展示成果总结反思;最后进行学习评价。全过程全方位展示项目式学习案例,让老师们获益匪浅。
                             
       四、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思考。
       思考从两个问题展开,是否存在完美的教学法?如何处理项目式学习与教学进度的矛盾和冲突。最后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受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结束培训。
                             
       王楠老师的分享从理论到实践案例,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落地的实施方案,此次培训对语文组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