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教育数据与教师的数据素养

作者:李莹莹 发布时间:2020-07-04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为了促进技术教研组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更好促进教师对课堂、课程的研究与思考。2020年7月4日技术教研组特别邀请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青教授做交流研讨活动。
                             
       李青教授首先以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引出基于经验和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特点。并谈到了循证思潮,循证的价值观。而数据是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硬”证据。数据也是引导和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数据驱动决策能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数据驱动教学能够增强管理者的教学领导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绩效,促进研究者科研成果产出。
                             
       接下来谈到了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智慧的关系,以及教育数据的来源、分类和分层,大数据时代教育时代数据的新特点、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使用数据中的问题。
                             
       既然数据如此重要,就可以用数据来驱动教学。数据驱动是教学范式升级的新方向,具有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但是数据驱动教学是对教师有要求的,需要教师具备数据素养,那什么是数据素养,如何提升数据素养呢?李教授并通过各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教学案例给出了生动的解释。并提出了国家、地区、学校和个人层面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
                            
       最后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就自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专家进行交流,李教授都给出详细的回答。
       本次教研组的交流研讨活,让各位老师受益匪浅。李教授治学严谨的态度让人值得学习,不仅准备了将近200页左右的PPT和老师交流,还结合中小学教育特别准备了研讨提纲。
       教研组全体教师表示,讲座给自身的教学评价与改进提供了抓手,,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够和李青教授进行做面对面的交流和更为深入的探讨,也希望借助更为有效的途径,促进我校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