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文综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小结

作者:杨超杰 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更多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查阅资料的途径,提升教师学习力,2020年4月21日晚,文综教研组开展了“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特邀请国家图书馆研究院赵志鹏馆员为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了《国家图书馆及电子资源的使用》的线上讲座。
                             
       赵老师从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实体证件的办理、文献检索、图书检索、图书的借阅、其它文献查找渠道和不同图书馆的差异等方面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实际操作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进行文献和图书的检索,以及充分利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进行检索,服务教育教学的需求。
       赵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利用首都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功能,多去图书馆阅览图书,在寻找图书和阅览图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这也是在当今电子书籍这么发达的今天,图书馆依然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研组长师雪峰老师在最后总结中表示:希望大家学会利用好各种图书馆资源,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学会云读书,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知与自觉的行动,用热爱阅读的心与书为伴,用书修身养性,让阅读滋养师生心灵,点燃读书与成长的教育路,照亮大家温暖前行,促进共同成长进步,建设好书香校园。
       附录:文综组老师的读书格言
       张昕:读书是对话,是交流,是思想的碰撞,总能激发新的想法,新的行为!
       师雪峰:与书为友,在读思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陈青: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杨春: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付林:最美人间四月天,唯有读书不可辜负。
       卢秀明:随着岁月增长,更爱书页芳香。读书不仅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增长智慧,放大格局,养足才气。手捧书卷,和最好的自己对话,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蒋开界:阅读对一名教师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明的,阅读好比精神食粮,人不吃饭要死,教师不读书也会“死”。教师的成长就是在“读——思——行”这几种活动的无限循环并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实现的。
       梁涧溪:书要一页页去读、去品,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以书为友,自得其乐。
       安雁超:把读书当做过程,收获的将是习惯;把读书当做习惯,收获的将是态度;把读书当做态度,收获的将是人生。
       朱宏:“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黄庭坚
       蔡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靳晋瑜:“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杨超杰:“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宋欢:“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王明倩:“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