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组“科学看疫,有效学习”——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停课不停学”系列报道十五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疫情期间延迟开学,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以及市、区、校对于延迟开学期间的规划方案,理综组老师们与学生共同努力,尽力打造有质量的答疑辅导课和从学科走向生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停课不停学期间正是沉淀、反思、查漏补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机会,各学科围绕着“科学看疫,有效学习”这一理念,开展了富有学科特色的学习活动,在与学生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努力让一节节网课变得更有意义,让老师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使学生的体验收获卓有成效。 
                         
       物理学科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应用,有同学在家中因地制宜制作设计平抛运动实验。于嘉志同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在操作与思考中,获得提高 
       “平抛运动规律实验”改进 (操作员:石云松、怀依然、杜心禹)实验用具:两个矿泉水瓶、水、水平桌面、吸管、秒表、相机
       实验步骤:
      (1)将吸管插进瓶盖(瓶盖剪洞),一个竖直插入,另一个弯曲成与地面水平,保证出水口高度相同
      (2)将两个瓶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侧面同一高度,堵住出水口①
      (3)用手挤压二号瓶同时放开出水口,让水流出
      (4)用相机延时摄影记录水落地过程,可判断是否同时落地。 

       自我反思: 实验误差,在堵水释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小的时间差造成一定误差,在相机延时摄影中也会有小的误差 ,这个实验是我们自己搞的,没有照搬网上的资料,所以存在一些还未解决的漏洞与问题……比如①处,把出水口堵住,是用手来堵还是用什么材料?用手堵的话,释放时会有误差,同时还要耗费人力资源,但我们暂时没有想到其他的东西可以堵上还不影响后续试验的。步骤(1)固定上,如果不用到实验室的铁架台,在家如何固定?如果还是用手的话,将耗费人力资源,比较毁地面,还要擦水。
       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
       1. 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2. 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 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O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O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4. 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5. 依次改变x值,用与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 取下坐标纸,将4、5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
一.现有实验存在的问题
       小球落地时会有误差,无法准确记录落地点,同时复写纸有事会因为不平整而皱起,影响测量结果,进而无法准确测出水平方向移动距离。
二、改进实验
        1.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的水平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小球,桌子,斜木板,沙子,水槽,直尺 
                                          
       沙槽不动,原理如图所示。让小球分别从起点抛出,则距水平距离就是落地点的地方,方便测量。
       一、优势与劣势 
       1. 器材简单:沙子容易找到,其他器材实验室里都有. 
       2. 现象直观:平抛出去的小球落到沙槽里,现象既直观又显著,印象深刻。 
       3. 作方便:不用捡球,小球落在沙槽里,学生不用再寻找落地的小球。
       总结与反思:这次的第一个实验是自己改进设计,存在一定漏洞与不足,第二个实验参考网上资料,较为完善。这次的自己改进令我们对设计实验的严谨性、可行性、科学性有了新的认知,既要可行还要符合物理原理而且要简单,有时就不太好办,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需要全方面的考虑问题,不止从物理原理出发,需要更多的角度支持。希望我们再接再厉填补漏洞! 
       化学学科
       针对疫情,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消毒主题进行了研究,既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同样的,也有部分学生针对材料主题进行了研究,一样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本次疫情中在家进行消毒的体验    高一1 毕潇畅
       特殊时期,平常容易买到的84消毒液也变得稀缺起来,跑了好几家物美,都缺货。可这并难不倒我,毕竟俺最擅长的就是化学嘛。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在家中制备也并不是难事。首先我们需要食盐、氢氧化钠、惰性电极(用我妈的铂金镯子)12V电源。
        首先,找一个脸盆子装满水,倒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得到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再把12V电源的两根线接到惰性电极上,把与正极相连的阳极套在装满水的塑料瓶里倒扣在盆里,通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OH-和Cl-移向阳极,带正电的Na+和H+移向阴极。在阳极,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两两结合成氯分子放出氯气。即:2Cl--2e=Cl2↑(氧化反应) 在阴极,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氢原子两两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氢气。即:2H++2e=H2↑ (还原反应) 
        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氢气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因而水分子大量电离成H+和OH-,阴极附近的OH-大量增加,使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钠, 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2NaCl+2H2O 2NaOH+H2↑+Cl2
        将收集到的氯气在盆里把盖拧上,拿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倒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盖一起摇摆,摇个五分钟,氯气就全部和氢氧化钠反应了Cl2+2NaOH=NaCl+NaClO+H2O ,然后就可以倒到抹布和墩布上开心消毒了.
        在这次消毒的中我体验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生物学科,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便利的信息查询手段,对包括但不限于新冠病毒的传染病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当然,面临随时有可能迎来的开学,病毒防范也是必须有的。 最后,还有同学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便利的信息查询手段,在疫情期间沉下心思考与学习,最后达到扩大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破 疫》 初一(6)班 申宇轩 
       病毒总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与人类竞赛,相爱相杀,寄在你体内又消灭你。病毒(英语:virus,中文旧称"滤过性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病毒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从未离我们远去!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期待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什么是疫苗呢?疫苗的源头其实就是病毒。病毒进入人体就在我们的细胞里大量复制,对人体造成伤害。 
       人体免疫系统会发现并歼灭病毒,打败病毒后,免疫系统会记录它的特征。正是基于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科学家研制并利用疫苗来对付病毒。对于抗击新冠病毒来说疫苗的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目前的治疗主要是给免疫系统提供支持。能不能战胜病毒就要看免疫系统自己能不能撑过去。如果有了疫苗,情况将大不一样。但是疫苗的生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动物实验,成功后进行临床实验,第三步就是国家审批,第四步批量生产,最后还要抽样检查。正常来说,一种疫苗从研发到投入使用可能需要8-20年。可是新冠肺炎刻不容缓,科学家们拼命研发加快速度。科学家们并行安排了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目前部分疫苗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预计疫苗最快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 
       我们要如何参与这场破疫战斗呢?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听指挥。按照要求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另外还要自我约束,规律作息、放松心情、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科学和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如果问疫情期间什么不能少的话,那必定是学习,通过网络这一新媒体平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成为了现实,所以当然也少不了在疫情期间依旧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 
       致晚来开学的大家,无论环境如何,人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向阳而生,不负此生。期待我们可爱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