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学校新闻
作者:初一(1)班 康睿 指导老师:章毓卉 发布时间:2019-06-04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六月初,“齐鸢鲁韵”项目进入考察第二天。 驱车来到青云山上。老远就可以看到湖中披着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者,坐于小木船上,悠闲地垂钓。这是多少人向往的慢生活啊,静谧而祥和。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有的是青砖红瓦,这里人很少,多的却是文化遗产。 走进一个种满菜的院子,红瓦墙,灰砖地,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即【张殿英潍坊木版年画工作坊】。 一把刀,一张画,一块木版。在张运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制作木版年画。 第一步——雕刻 别看这简单的一步,却耗费大家一个上午。实践过程中,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先斜着刀朝外刻一道,再从外朝里斜着刀片刻一道,中间木条脱落,才算成功,在练习中,张老师不断地纠正了同学们握刀姿势,我们的操作越来越规范。同时,老师也不断在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第二步——铲底 将木版图画的四周铲掉,图画部分高于四周,印刷时才能将图案凸出。这是最需要注意一步,必须规范动作,才可以避免受伤。 第三步——冲掉纸衣 在水上洗去刻年画之前贴在上面的纸,就是冲掉纸衣。同学们的努力下成果也逐渐形成。 在这一天中,我们收获了制作技艺,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37℃的高温下,同学们开始留下汗来,对于每天在空调房中的我们,无疑是一个考验。因此,这次少年行,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意志力的锻炼。 我们的作品也让自己感到自豪。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张运祥先生粗糙手上的茧子和额头上止不住的汗水,文化传承者就如“英雄”一般散发着独特的光彩。还等什么?传承传统文化你也加入进来吧!
数字校园 希悦校园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北大附中
联系我们: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8号 邮编:100144 电话:88962352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5124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