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化魔方少年行——齐鸢鲁韵(一)

作者:作者:康睿 指导老师:章毓卉 发布时间:2019-06-03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文化魔方少年行“齐鸢鲁韵”项目于2019.6.3正式进入考察阶段。伴随六月似火的骄阳,我们走出校园,开始了我们的行程。早晨5点20我们在北医附中准时集合。
                                 
       结识了许多北医附中初二的学长学姐们,我们一起乘坐大巴来到北京南站。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坐将近四个小时的高铁抵达潍坊北站。紧接着我们入住酒店并品尝了朴素的家常美食,看得出来同学们也都饿了,一会儿就成了光盘了。下午一点多,天气虽然炎热,却抵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我们徒步走到研学地点,一路上古色古香的墙壁和头顶上的灯笼尽收眼底。
                             
       开营仪式上,我们听取欧阳老师和章老师的嘱托:明确出行任务,在这次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自立、学会帮助他人。听学生代表讲述潍坊历史,并表示,我们会以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精神面貌、文明的行为举止向所有的人展示出我们北大附中教育集团的优良形象。
                                 
       开营仪式结束,王美老师为我们讲解面塑的奇妙。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形象。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今天,我们要制作的是小公鸡,考虑到面塑风干缓慢的特点我们用于其相近的超轻黏土来制作。我们学习的重点是步骤“揉彩条”。
                             
       面塑看似简单,好像与小时候玩的橡皮泥一样,但其中蕴含的知识、学问和技艺是不太一样的。从一开始的一个个小泥团,一点点实践。做出小鸡的身体、鸡冠、翅膀和尾巴,最后还不忘做一些装饰。
                             
       这一天的行程并不是很多。从最开始踏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们用心灵感受和了解它,感受它的人文风俗、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在今天下午的参观中,我们收获到的不止是面塑的制作方法,还有这片土地的质朴。
       期待接下来三天充实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