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存”科普讲座:医学的技术与展望

作者:初二5班 贾玉麒 指导教师:陈立艳 发布时间:2019-05-0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9年5月5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初二学生们有幸现场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李长辉博士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李长辉教授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给我们讲解了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的相应知识。带领同学们对本次讲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对主题有了一定的求知欲之后,李教授才正式开始他今天的演讲“表演”。
       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是“现代医疗保健系统体系的形成过程”。在西方,从远古时代开始,人就一直在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早期的人相信疾病是神的惩罚。那时的医生大多是由巫师组成的。他们依靠自己的直觉去行医。到了古希腊,人们患了病就到庙里,送上动物供奉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他们还用药水洗澡,并且严格控制饮食,希望把病治愈。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声称,引起和治愈疾病的不是魔法,而是大自然。这也使得希波克拉底在后世被称为“医学之父”。此外,他和他的追随者写了很多医学书籍。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提问精神”和实验得到提倡和鼓励,这些实验是欧洲医学建立科学的基础,虽然那时的技术还是极其落后的。再后来,医学上不卫生容易传染的问题逐渐显著,于是南丁格尔决定创建护理专业,这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以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现代医学实际上开启于19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与发现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们因病导致的死亡率。但是实际上我们人类并没有“征服疾病”,医学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还有无数的疾病无法医治,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感染不必要的疾病。李教授还将我们现在的社会热点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医学技术结合起来,他指出“发展医疗技术,延长人类寿命,延长人们的工作时间,人口老龄化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此观点引发同学们的深思。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还是“不肯放过”李教授,继续追问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还略显稚嫩,缺乏专业理论支持,不过李教授听了之后还是非常开心,因为这说明我们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学子们是爱思考、敢质疑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小时的演讲时间也不能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每一位同学都意犹未尽,希望李教授可以再次为我们呈现如此精彩的演讲。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医学发展历史,还锻炼了我的思考与整理能力。这也激励我继续努力,为我们祖国乃至世界的医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