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实践 绽放学子风姿——记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三年级,1+3班军营实践活动

作者:1+3(2)班怀依然 秦唯雅 指导教师:于锐 发布时间:2018-08-2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8月27日早7点30分,在云雾缭绕的西山脚下,北京空军通讯部第六旅的官兵正在等待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二年级学生的到来。
                           
                        
                        
       分配好宿舍后,我们集合到了宿舍楼门口。整齐队伍后,教官向我们说明了今天上午的安排。首先,女班长们列队向我们展示了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帽檐下是坚毅的目光,整齐的一点儿褶皱也没有的军装更是非常好的衬托了她们挺拔的身姿,整齐而又有力度的口令声更是久久回荡在西山脚下,也久久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接下来我们分拨去参观军队内务和宿舍。虽说军队内务占了整个楼的一层,但是一应俱全。心理室中一盆盆用心栽培的绿色抚慰了多少军人的心;音乐室里一件件的乐器吹奏了多少军人的心声;手工室里的一件件佳作蕴含了多少军人的创意;乒乓球室,舞蹈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宿舍里如豆腐块儿般的被褥,如方砖般的被褥,两排不多不少的洗漱用品,连褶皱都整齐的军装更是让我们连连赞叹……参观完宿舍,我们又随着班长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宿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床铺弄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真正的军训开始了。班长先带我们放好水杯,她看到我们放的零零散散的水杯后,立刻要求我们一定要整整齐齐的挨近摆放好。一层层台阶上的水杯更是和我们的站队一样整齐。我们从最基本的军姿练起,双脚打开呈60°,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身体前倾使前脚掌支撑重心后脚掌离地。一练好军姿,感觉整个人的精神振奋许多。稍息,立正,跨立,更是难不倒我们,没一会儿就掌握的得心应手。但是很快,难题来啦,停止间转法是一个考验精神专注度以及身体敏捷度的动作,这可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但是更难的还在后面——齐步走,不是有的人快了就是有的人慢了,不是有的人走的时候摆错手了,就是有的人立正的时候放错脚了。不过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吹哨了,于是我们只好结束了训练。接下来是练唱军歌的环节。不一会儿,西山脚下就响起了我们的歌声,男生们低沉有力,女生们嘹亮高亢。
                        
                         
       午饭前的最后一个项目让我们全体同学激动不已——枪支分解展示。81-1式自动步枪,即中国81-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1981年,我国第一个班用枪族设计定型,枪重:3.4Kg/3.5Kg,全枪枪长955mm,弹匣容量 30 发。教官一边分解枪支一边把每一个部件的作用都告诉我们,并且把每一个部件都整齐的码放在地毯上。随后进行了两次枪支分解的小比赛。看完了小比赛,我们的同学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争先恐后的上去尝试。
                            
       下午我们首先聆听了一场国防讲座。讲座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空军的发展历史及我国轰炸机航运机预警机战机的历史现状,从讲座中我们懂得了要坚韧不拔,戒骄戒躁,勇于进步,顽强拼搏。接着我们开始了下午的军训。下午的军训着重于温习上午的内容以及齐步走。为了让齐步走走得漂亮,教官挨个为我们摆动作,及时纠正我们的错误。在反复的分拨练习,集体练习以及单练下,我们终于可以掌握这个动作了。我们的整个军训也开始变得有模有样了。接着有人提议说要让男生女生各出两个班进行展示。在教官和老师的踊跃鼓舞下,四个班的同学站了出来,勇敢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风姿,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这个项目军训结束了。我们又练了一会儿军歌,军歌讲究的是音量,而不是音调,讲究的是气势,而不是技巧。最后一个项目同样也令我们激动不已——投掷手雷,手榴弹。在宽阔的足球场上,教官向我们解释手榴弹以及手雷扔出去爆炸的成因爆炸的现象,还亲切地向我们提示了一些注意事项,避免我们划伤手心。讲述完,教官也按捺不住展示一下自己超强的臂力,一枚假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落在了足球场的远方,足足跨过了2/3个足球场。接下来男生女生各一半足球场也开始扔起来手榴弹。最后,同学们揉着自己发酸的肩膀回到了食堂,开始吃起了晚饭。
       吃完饭后,简单修整,我们就迎来了最最激动人心的月光晚会了!优美动听又或活力十足的歌曲、军人矫健霸气的集体拳、女军人刚劲又不失柔美的舞蹈……一轮金黄的明月随着晚会时间的推移缓缓从山顶冒了出来,在薄云的遮掩下时隐时现,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的脸庞上,映出一张张笑颜。在这热闹的气氛中,很多同学又临时加了一些节目,军营里充溢着我们的开怀大笑声。
       晚会结束后,我们洗漱完毕,10点准时熄灯。此时的军营静悄悄的,风在耳边呼呼的吹,静谧的夜色里不时响起昆虫的叫声,这是属于军队的夜晚……
                         
                         
       6点准时起床,但大多数的同学们却在5点多就已经醒来,期待着接下来的拉练。6:30,两支队伍浩浩荡荡整整齐齐的进军西山。在一段不长不短的徒步后,我们正式进入了西山森林公园,入口的大坡就是第一道考验我们的困难。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诉苦,因为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拉练,也选择了困难与疲惫,更选择了结束后的骄傲感。
一大段的上坡令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零散起来,有远远赶超众人的“先头部队”,有大波人马的“中坚力量”,还有落在后面的一些人。一部分女生也超越了大部分男生赶在前面,这不正是映照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每个人又换发了最初的活力。前路漫漫,我们逐渐走成了三三五五聚在一起的样子,互相说笑,加油打劲,谁累了就拉一把……在一片欢乐中,拉练也变得不是那么艰苦可怕。
走过的路越来越长,我们的体力也随之消散。凭着一股信念一股坚持,在心中不断激励自己;一些人自发的喊起了口号,大家众志成城的“一,二,三,四”仿佛为自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我们基本都成功登顶,完成了最大最艰难的考验。
                          
       休息过后,我们就开始往山下走。下坡路最初令我们无比开心,一点都不累!但这股子开心在下坡露出本来面目后烟消云散。下山所有的重量几乎都集中在前脚掌,它不仅要走路,还要承受我们下坡的惯性与重力,又要帮我们及时刹车,可谓身兼数职,累死累活。于是,前脚掌不断向我们的大脑发出抗议信号,酸疼。走着走着脚近乎麻木,可我们知道,这只是人生无数挑战之一,连这都坚持不下去,还能做到什么?
                       
       在同学们的互相鼓励下,我们成功走下了西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团结就是力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爬完一趟西山,又走回了军营,这段拉练才算真正的结束。哪怕那样累,临走时,我们依旧对生活了一天多的军营产生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这里军人们坚韧挺拔的身姿,整齐划一的队列,严明苛刻的纪律,艰苦的训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西山的坚韧,西山的团结,西山的执着,这西山的风姿,我们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