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自然教室——记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二、高二年级密云白河大峡谷野营活动

作者:初二(6)班 石东方 指导老师 李皓 发布时间:2018-08-2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你体会过野外露宿帐篷的悠闲吗?你体会过自己埋锅造饭的不易吗?你体会过数百人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的尽兴吗?你体会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艰辛吗?现在,我可以大声地说:“我体会过,因为我和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二、高二的同学们来过密云白河大峡谷超级营地呀!”
                        
                        
                        
       8月27日16:00,在营地教练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片四面环山的空地——我们的露营地,发现地上整齐地放着四个垃圾桶、一排炊具和食材以及一排水箱。在营地教练幽默诙谐的语言中,我们知道了营地的规矩、安全要领和露营须知等重要信息,并让同学们深深爱上了这里。接下来,每个班的专属教练把每个班的同学分成两组并选出队长队秘,制定出组名、组徽、口号。然后,我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了怎样搭帐篷并搭建了自己的帐篷——这真是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宝库。
                        
                        
       为了防止天黑下来没法烧火做饭,我们尽快领了炊具和食材,认真地搭建餐桌、洗菜切菜。在没有家长的帮助下烧火做饭,我们难免有些紧张,但是我们还是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我们一边商量该炒哪几个菜,一边尽自己最大努力“关怀”着锅里的饭菜,生怕它们变糊或半生不熟。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教练也协助我们,让我们更好地吃上自己煮的饭菜。最后一个菜出锅的那一刻,我们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好好享受“美食”了!
                          
       篝火晚会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围成三个大圈,每个大圈中同学们手牵手跳起篝火之舞;每个班还表演了节目,足以让我们大饱眼福。
       夜晚来临,躺在帐篷里的我们久久不能安睡——明天还有更加艰巨和刺激的任务等着我们,我们怎能不兴奋呢?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都从帐篷里鱼贯而出,吃过自己熬的牛奶燕麦粥,我们摩拳擦掌,为今天的徒步做好准备。
                        
       九点整,在听完教练的嘱咐后,我们陆陆续续往目的地进发。刚开始我以为我们要走的路程根本没有什么,所以和同学们一边说笑一边走路。不久,我们便遇到了第一个需要过河的地方。看着前面的同学裤子挽得老高水还不住地将它们浸湿,我不由得有些紧张。刚下水的那一刻很舒服,因为白河水清澈又凉爽。可是当河水渐渐漫上大腿,我不得不更加小心了。我一步一步踩稳河底的鹅卵石,时不时还须扶一下前面同学的书包才能站稳。不管怎样,我们都平安地过了河。
       本以为过河后的路会更加平坦,没想到后面的路竟泥泞不堪,踩一脚下去要费很大劲才能抬起脚来。同学们只好互相扶持,你拉我一把,我拽你一下,费尽力气总算撑了过来。此时我想,后面的路也许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好走;殊不知,更大的困难正在等着我们。易与难的分水岭是第二个过河的地方。这里水流湍急,一不小心就会被冲到下游。幸好别班男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人墙,才得以让我们安全渡河。
                        
       后面的路面都是由一块块巨石和小鹅卵石筑成。走这样的路面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中生活惯了的孩子们简直是一种折磨:走路的同时要时刻注意脚下石块是否松动、石块下面是否有深坑、石块表面是否很滑以至于会摔倒以及走的时候是否会撞到其他同学等。即便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却还是像每一步都在崴脚,下一秒便会陷入沼泽……更何况我们走的是弯弯曲曲的山路,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
                        
       在这次野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做陈词总结的老师提到的一个词:素养。在泥泞路上拉一把同学,这体现的是乐于助人的素养;在河流中筑起人墙,这体现的是勇敢无畏的素养;在走路时捡起自己和别人遗留的垃圾放进垃圾桶,这体现的是爱护环境的素养;在12公里远的路程中不半途而废,这体现的是坚持不懈的素养……“素养”在我们的野营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了这份素养,我们的行程会变得更容易、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缺乏了这份素养,我们的行程只会变得更艰难、更令人不悦。素养不是靠天生得来的,而是靠自律、自觉等行为习惯产生的。我们要做有素养、高素养的人,才能为社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