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英格兰游学之旅(三)

作者:编辑:陈一诺、李笑仪、李欣逸.指导教师:刘东阳 发布时间:2018-06-02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6月2日,早上十点,我们来到泰晤士河港口,准备乘船前往大英博物馆。天气正好,清凉舒适,天空飞扬着几只海燕,还有中国难见到的朵朵白云。过了十几分钟,我们便上船了,那船是两层的,一层是室内的,二层是露天的。我们在第二层,海风呼呼的吹着,在我们的后面是著名的伦敦塔桥,看见那有着古老石块,堆积成的堡垒,我不由得的惊叹,英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很多国家遥不可及的,其实,这些古老建筑,都是由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起来的。在奴隶时期,英国人得到了第一桶黄金,为自己铺垫了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商业的发展,英国也越来越昌盛。船渐渐往前走,我们看到了第二条伦敦桥,据说当时美国人想要买London bridge,因此这条桥被叫做了伦敦桥。我们还在途中看见了一千多年的石碑,并且在结束时,我们还看见了正在修缮的大本钟。这次旅途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英国人民的伟大,感受到了一个历史悠久,财力深厚的民族,我更是感受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上了轮船,我们在泰晤士河安静的水流中缓缓向前驶去。期间路过了全世界第四大的摩天轮:伦敦眼,意为伦敦的眼睛,其坐落于伦敦泰晤士河畔。每个乘坐舱的容量很大,可载客约15名。我们可以在舱中欣赏伦敦的全景,定会使你流连忘返,毕竟他是伦敦独一无二的“心灵之眼”,当世无双,只有一眼却不显得单调。
                        
       刚下了船,沿着去往西敏寺的小路,我们看到了英国著名的古钟——大本钟。建于1859年,是伦敦的传统地标。每年的夏天和冬天,大本钟会进行零件的修补或重修,本次维修要四年之久。大本钟的历史很久远。尽管它曾两次裂开又重铸,现在大本钟的声音仍是清脆动听。当地的英国人都是听大本钟来定作息时间。大本钟很快引起了大部分游客的关注,大家都前来拍照留念。今天很可惜,我们见到的是正在修理中的大本钟。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中心表盘,感受到它的宏伟壮观。
                         
                        
       经过大本钟和街旁美丽的商铺,我们来到了西敏寺。西敏寺相传是国王塞培特于616年所建,位于伦敦城西部,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是大英帝国的国家教堂,既是英国历代帝王的加冕之地,更是帝王和古圣先贤的埋葬之所。在石壁上刻许多大文豪的名字,比如剧作家莎士比亚,勃朗特三姐妹,简奥斯汀等等。这说明了西敏寺在英国具有很高的地位,也是朝圣者们的圣地。西敏寺的基本特色属于哥特式,它墙壁上刻着生动有趣的浮雕,装饰着精美的彩色玻璃,高高的穹顶更令人感到震撼。
                        
       游览完西敏寺,大家开始用餐。今天中午午饭,我们吃了一顿有史以来最丰盛的午宴,在一条寂静的小巷里,类似于美国的华人街,那里的人十分热情。起初我们对刀叉的用法不太清楚,所以这顿午餐是又快乐,又有趣的一顿饭。这间餐厅名叫“Burger and Lobster”在英国是很火的一家餐厅,尽管有些偏僻。Burger and Lobster这家餐厅在伦敦甚至整个英国地区都非常的有名,无论是来旅游的,来上学的,从远郊进城的都要为这个Burger and Lobster跑一趟!名副其实,店里只有两样菜,Burger (汉堡)和 Lobster (龙虾),所以人家招牌就告诉你了,本餐厅只提供龙虾和汉堡。一进餐厅你就可以看见门口的水产柜里放着的都是满满的鲜活的超大龙虾!
                        
       午餐后我们乘车前来参观大英博物馆,其中一件埃及展品,一件非常大的雕塑被叫做圣甲虫,在中国它是非常不起眼的,甚至让人讨厌的。它起源于3.5亿年以前,当时,还没有任何哺乳动物出现,科学家们起初推测,圣甲虫可能是以恐龙的粪便为食。不错,他就是老百姓俗语中的“屎壳郎”,然而在埃及,这是一个圣物,埃及人们认为太阳是由一位神推动的,而圣甲虫推动着金色的沙球,就像是太阳神推着太阳一样,因此它也被称为太阳神的化身。
                        
       接着是中国馆的大维德花瓶,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共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51年烧造。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因为这对瓷器的生产年限与生产地点是目前最为完整且清晰的元青花,所以这件瓷瓶进入了大英博物馆的展品的前十名,并且世界上的许多元青花都要以它作为标准,它汇聚了文化价值、物质价值、观赏价值为一体。
                        
       所谓“唐三彩”,三种颜色即绿色,白色和褐色。眼前这套唐三彩是在唐玄宗时期的一个坟墓中出土的,为一件陪葬品,颜色自然不能过于鲜艳。自然,唐三彩都由暗色调组成,陪葬用。唐三彩的造型各异,涉及的人地位各异,带给人的感受自然也不同。当这个长长的唐三彩“队伍”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带给我的是无限震撼与让我想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渴望。通过这些唐三彩,我不禁感受到中国古代技术的精湛与高超,这些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使中国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古论今,今日的我们也必须有知识,有见识,有技术,才能使自己甚至国家不断进步。
                        
       最后,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陶瓷馆,我见识到了非常多中国的精美艺术。这些五彩斑斓又极具美感的陶瓷,让我看到中国古代的强盛与璀璨的艺术;这也让我感到惋惜:古代统治者的昏庸、政府腐败导致了中国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