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蛋》、《水的净化》的探秘研究——以能力培养为原点的科学课堂

作者:刘东阳 发布时间:2018-04-2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8年4月24日石景山教委教研室主任、化学教研员赵志国老师,装备站陈艳老师,石景山区科学课教师,参加了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科学课研究课展示活动。活动中我校刘东阳老师、王苏静老师分别进行了课程展示:《小花蛋》、《水的净化》。
刘东阳老师的《小花蛋》课程从DIY一个小花蛋入手,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及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查阅资料解释。通过现象发现新问题及再探究、查阅资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展示了科学问题的一般探究思路。学生根据展示图片提出DIY小花蛋首先要解决如何除斑的问题,随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多种除斑方案,如用钢丝球刷、用84、消毒水、洗涤灵、白醋泡、柠檬汁泡。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案,在展示材料中,自选方案中需要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现象,相互交互信息,并用IPAD记录过程。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同学间相互提醒、补充,实验方法分工,实验现象分享,实验汇报总结,真正体现了小组的功能与价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及时的生生互助。实验后,小组代表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得出用白醋或柠檬汁浸泡蛋壳除斑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课程大讲堂、生活小妙招中用热醋,现场除水垢。生活面面观中提出水垢净的探究,使这个探究引发了新的探究,展示了探究精神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培养的持续过程。
                          
      王苏静老师的《水的净化》以魔幻般的趣味实验引入,瞬间使有色液体“黯然失色”,借助解放军野外生存的情境和净水实例,给学生以启发,现场展示不同洁净及污染程度的水并制取待净化水样,当水被“污染”时,给学生以触动,为水的净化及爱护水资源拉开序幕。在学生活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自主设计方案,实践过程中,团结合作,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实验方案,为最大程度对水样的净化做出最大努力,收获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科学实践方法,真正体验了水净化过程的不易,当展示全球淡水资源匮乏的图片时,学生异口同声要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带着满满的收获与触动,本节课闭上了帷幕,留给学生的是无尽思考:爱护水资源,我们能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教研室主任赵志国老师对课程进行了点评。知识的学习有可能速成,但是能力的培养却需要漫长的过程。孩子在初一阶段需要培养的是用眼观察能力、如实记录能力这类的技能,以及今后由技能所构成的科学探究的体统能力的培养。两节课都符合这个特点,是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