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石景山区通用技术学科教研活动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举行

作者:翟永霞 发布时间:2018-04-19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指出:教育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科教学应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各学科应以“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为依据。教学的实施应从“知识、技能”为目标逐步转变成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而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与需求。
                        
                        
       2018年4月18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技术教研组迎来了石景山区通用技术教研员及通用技术教师一行8人,开展《创设真实情景 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从翟永霞老师的一节《系统的特征分析——曲柄摇杆机构的系统分析》开始,课程的实施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将抽象的系统知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认识系统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总结系统的基本特征。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内化吸收。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得到了同行老师的一致好评。
                        
       课程结束后紧接着一场关于“创设真实情景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研讨使课程活动进入高潮。首先,翟永霞老师从刚刚为大家呈现的课程设计入手,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谈起。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材案例使用中的问题、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价的实施问题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在教学实施中的体会。参加活动的教研员及各校老师也针对“创设情景”和翟老师的课堂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建议。
                        
       最后,石景山区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徐京秋老师又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教师从教学实施的理论指导层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身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落实。老师们反映这样的专业指导更加的准确、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为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变化指明了方向。
                        
       课程改革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人才发展模式的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与终身成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迎难而上,不断面对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各种问题,尽快学习、尽快成长。这次的课程研讨只是课堂教学与实施的冰山一角,我们将把这要的研讨活动常规化、序列化的进行。努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