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冬奥会 体验旱地冰球运动——中芬体育交流活动纪实

作者:严玉蓉 吕学彬 发布时间:2017-12-1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7年12月15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组织开展了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教育集团体育交流活动,邀请芬兰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教练Jukka·Juki来校进行旱地冰球培训指导。石景山区体美科科长胡勇,石景山区体育教研室刘志国、高天胜、高飞、陈钢几位教研员莅临指导,并亲自参与实践。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外语实验分校和先锋小学的多位体育教师。本次活动的开展,得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部庞剑主任的大力支持。
                       
       旱地冰球,英文名叫“Floorball”,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源于瑞典,现有80多个国家在推广该运动,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旱地冰球运动也将作为奥运会项目进入到最大的国际赛事。
                       
       旱地冰球运动十分吸引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场地大小、球员的数量也是可变的,非常灵活。除此之外,旱地冰球之所以深受欢迎的原因还包括开始时不需要特定的技巧,规则简单易行,你只需要一双运动鞋,一支球杆和球,就可以展现你的速度和激情。旱地冰球也可作为一种健康运动,男女享有平等地位,早些年就已经有男女混合赛了。
                      
       活动开始Juki教练首先组织老师们练习拨球,熟悉球性。随后,老师们在Juki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运球、转身、挑球、绕人,由易到难,逐步实践基本技术。最后,老师们分组进行实战演练,胡科长和几位教研员以及老师们一起酣畅漓淋地挥起了球杆。经过10分钟的激战,黄队先进一球,取得了胜利。随着比赛结束,整个活动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顺利结束。
活动后,参与的老师集体分析了在学校开展旱地冰球项目的优势:规则、器材、场地简单,易上手,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练习;参与者可男可女,参与度高;项目运动量适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速度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Juki也与老师们交流了芬兰中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芬兰体育课也有教学大纲,项目包括田径、体操、球类等基础课程,每周2节1.5小时的体育课,每天下午3点以后所有学生就去参加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参加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另外,Juki也谈到了芬兰的“现象教学法”——强调融科教学。芬兰的教育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拥有教学热情、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荣任教师的职业。
                      
       胡科长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开展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教研员们的一致肯定,同时鼓励学校多多开展此类活动,开拓眼界,提升业务水平,为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供支持和帮助。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冰雪运动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学校体育迎来了教育的新契机,新颖的运动项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