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都,品历史 ——纪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二年级参观首博社会实践

作者:初二(4)班 刘翔宇 发布时间:2017-09-2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7年9月26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组织参观了北京首都博物馆。此次活动,我们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座,并自行参观了各个展厅,也在这过程中见证了北京古城的百年沧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历史的厚重感。
                             
       26日中午12:20左右,我们用完午餐,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登上大巴,下午一点准时到达目的地。走进博物馆,先由工作人员为我们开展了知识讲座,还原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老北京文化的真实情景。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最美的结晶,反过来也可以说,没有胡同文化,就没有北京文化。胡同曾经是北京城市的重要象征,胡同之没落,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许多人留恋胡同,留恋曾有的岁月,怀念邻里情谊、大家庭般的温暖,但是这些温情都阻挡不了胡同的没落。我们也第一次感觉到,文化是这样地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讲座结束后,我们开始了自由参观。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一样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各具芳华的玉器饰品……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
       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我和我的一个同学重点参观了玉器展厅,它藏在博物馆五楼的最深处,大多数游客都被其他展品吸引,在外围逗留,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当我们踏入玉器展区时,随之而来的是难得的宁静和眼前的一片素雅,洁白与翠绿交织,融合,绘成一幅幅历史长卷。玉文化以陈设、把玩为特色,特别是清代,良匠荟萃,器型之大,雕琢之精,皆是从古至今的最高峰。而北京作为首都,其崇玉文化保存较为完整,乃是古都文化的一朵奇葩。回过头来,看着展柜里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文物,我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与我们的祖先无声地交流,我由衷地为首都北京、为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明的灿烂而无比自豪。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两个小时,我们感受,品味,许多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我们真心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我很庆幸这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齐观光,一齐分享,一齐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最后,再次感谢为本次活动做了大力支持的校领导和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