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视频支持下导学案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顺利开题

作者:王志 发布时间:2017-09-1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7年9月12日上午,由我校技术教研组王志老师承担的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视频支持下导学案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在我校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顺利开题。到会的专家有: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信息技术高级教研员牛静,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张大光,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研修员韩伟,参会的还有其他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及我校教学领导、技术组的老师们。
                             
       会议由我校教科研主管孙宏选老师主持,首先介绍专家团队,对专家及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对北京市规划办课题《微视频支持下导学案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立项等内容进行介绍,对王老师的市级课题研究表示肯定。
                            
       接下来由王志老师对课题进行开题报告,王老师从课题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的实施计划及人员分工、预期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等七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初衷和设想,对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并感谢学校为教学、科研搭建的各种学习的平台,教研组老师的支持与配合,非常幸运能够加入专业性强、教研、科研氛围浓厚的教研组。
                            
       专家组对课题组的研究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韩伟老师首先祝贺市级课题立项,并对王志老师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肯定,对他的钻研精神表示赞许。他认为:选题符合目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选题具有创新性,研究目标合理,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设计合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具体特点,将学案导学、微课与信息技术学科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将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各个学科。
                            
       张大光主任听完王老师的报告表示,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领导重视,研究人员层次比较高,研究的内容关注学科素养的学习,站位起点比较高,关注学生实际获得,研究方法比较科学,研究的目标与预期的成果明确。同时也提出建议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能太长,解决新知识的内容,可以反复看微视频,课题的成果可以再明确些。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建立教学模式,课上评价,有一套资源、模式、评价。
                            
       牛静老师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员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听完王志的开题报告她认为:导学案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一些操作步骤比较复杂,如果只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完成实践,导学案的易读性低,不直观。而微视频可以让学生迅速看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因此将复杂的操作步骤录制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上自主学习,微视频可以自我控制(可快可慢可略过),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必像传统课堂上那样只能跟着教师的进度走。
       导学案和微视频都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支持下的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是有效教学前提,另一方面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 经过与专家的热烈交流,使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对课题研究充满自信,研究以微视频支持下的导学案模式,给学生一个新颖的导学模式,我们课题组将针对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去展开详细的研究调查,发扬优点,抑制缺点推广此教学模式。
                           最后学校王金海老师对专家的点评给予肯定,并表示感谢,对课题组的研究能力给予充分赞许,并提出学校领导一定会支持课题研究,跟进课题研究进程,全力配合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对课题组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