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师雪峰 发布时间:2017-06-30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7年6月30日上午8点至10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史地政文综教研组开展了“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分享交流活动,这也是教研组参加石景山区教科所李爱霞老师主持的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构建校本教师“读·思·行”研修机制,探索组织及个体知识转化的研究》的活动内容。
                                
       大家共同回顾了教研组曾经共同读过的一些书籍:《历史教育价值论》、《历史:一堂人文课》、《历史课堂观察的方法与策略》、《教师阅读力》、《学习心理学》、《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等,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有利于专业成长,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
       历史刘庆华老师介绍的是郑学檬教授主编的《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他结合初一历史和高一历史教学工作分享该书对自己日常教学的启发,从知识层面和思维方面等举例说明,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说明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政治杨春老师从自己高三教育教学的经历出发,分享了阅读日本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的感想,她认为学会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很重要,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和关爱学生。她勉励大家从今天起,开始读书!
       政治卢秀明老师与大家交流分享的是[美]海姆·G ·吉诺特博士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所思所想谈语言的力量在与学生沟通中的作用,她希望通过努力达到“让孩子幸福的学习,让自己快乐的工作”最高境界。
                                
       政治蒋开界老师以“启迪思想,助力教学”为主题分享了刘星教授的《西窗法雨》的读书心得,在教学中讲学生听得懂的法治故事,用法律前沿思想重新理解教学内容,并以自己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法治教学基本能力大赛荣获中学组亚军的《保护生命健康》教学内容分享阅读的价值,她希望大家一起读书!
       地理靳晋瑜老师介绍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方向与方法》一书,启发大家共同思考教育的方向是为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等待、分享、宽容、合作、选择和创新,朝着优秀教师的目标努力。
       历史师雪峰老师介绍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丹]克努兹·伊列雷斯的《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关注教学中的互动与获得,关注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动力、情绪、意志的作用,在活动、对话、合作中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大家共同思考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教育教学中最好的办法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独立自由发展。
       大家共同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的全教师专业发展观,教师一定要有教育情怀和专业认同,在学科专业、教授专业和学习专业上有长足的发展。李爱霞老师最后在总结中激励大家,“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希望大家在课题的任务驱动过程中通过校本教师“读·思·行”研修,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中多阅读分享、多反思、多写作、多实践,争做全专业发展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