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学校新闻
作者:刘永奇 发布时间:2017-06-23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当别离的笙箫次第响起/握手/珍重/我们知道/2017/不是岁月的冰冷年轮 当绿色的征程再次启航/携手/豪迈/我们知道/93/不是自我的孤独前行 三年,从北师大励耘实验学校到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我们的青春与学校的发展同步。所以,我们的生命有幸与北京大学、与北大附中结缘。三年的成长,来自中国最高学府的思想和精神已经渗透了你我的血液中。如同手机方寸屏幕在今天如何攫住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庆幸我们相逢在这巨变涌动的尖峰时代。 眷恋与不舍,感恩与泪水,未来与憧憬,汇聚在2017年6月21日的上午。熟稔的报告厅,舞台;如旧的面庞,泪水。 “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2017届高三毕业典礼在《栀子花开》的歌声中开启。 毕业典礼分三个篇章,每个篇章包含四个环节:一名开篇人的深情话语开启本篇章,接着播放李元升同学连日来精心制作的高中三年专题视频,同学们精彩的节目表演,主讲人的主题讲述。 第一篇章:灿烂青春(高一高二生活) 开篇人:金妤鑫
视 频:灿烂青春(高一高二生活) 家长接待中心的初次相逢,你们用憧憬写下了今天别离时刻的梦想;军营里的坚韧与团结,你们用稚嫩的身躯去涂抹绿色的征程。英语角、演讲、诗歌诵读、辩论赛、戏剧表演、读书报告会,你们用睿智的思维踏出逶迤的攀登之路;乒乓球、篮球、长跑、运动会,你们用活力与激情浇铸梦想的力量。 吕海正阳、杨天霓深情演唱起《同桌的你》,金妤鑫、王泽豪的情境演绎,把同学们带回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一、高二生活。 岁月如歌,北大附中开启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俱乐部生活,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长足培养,同学的友情在合作中得到培育。 学生代表致辞杨天霓在致辞中说,我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自己班级时激动的心情;也记得第一次与大家在国旗下的合影;我也永远忘不了与我说话的第一个同学;更忘不了与新同学的第一次出游。军训时一起熬夜排节目。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件小事我会记得这么久,但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构成了我高一的美好时光。 时间回到2年前:文理分科。人生的两条不同的道路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而就在此时,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这个名字生根发芽,开始在我们心中生长,陪伴我们实现梦想。
班主任张晶波老师在致辞中几度哽咽:作为陪伴你们的老师,多想再一次在你们发困时,抚摸你的头,给予提醒;多想再一次在你们做错题时给予讲解;多想在你们受挫时再一次给予鼓励;甚至多想在你们成功时再一次给你们大大的拥抱,多少叮嘱,多少担忧令老师们难以放下。但昨天看着你们彩排出色展现自己时,我想,是时候说告别了,你们真的长大了,经过高考的历练,你们已经变得成熟,睿智,相信未来你们一定会不辜负韶光,不辜负老师、父母期待,成为“为共和国拍照”的一代,铸就家国大梦。
第二篇章:拼搏高三 开篇人:靳 瀚 高三生活无疑是艰辛的,紧张的,甚至犹如地狱。可它必来到,它毕竟属于我们,只要挺一下,走过我们的会是风雨后的彩虹和成功的喜悦。纵然走向我们的是失败的眼泪,但我们依旧会收获无悔的信念。“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面对自已的努力,泰戈尔曾如是写道。不放弃自已的信念,勇往直前,因为梦在不远的港湾。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勇气的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已独特的生命风采,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磨砺自已坚强的性格。 戏剧家洪深说过:我的梦想是明年吃苦的能力比今年更强;苏格拉底说过: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矛盾说过我从来不梦想,我只是努力认识现实。而我们,高三的战士曾这样说过:今日之努力,明日必将有所回报。青春无悔,芳华永存。
视 频:《拼搏高三》 高三一年全体老师每日的陪伴,同学们携手砥砺前行;泪水与欢笑,成功与失利,厚厚的学案,堆砌着成功的阶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呈现着刚刚过去的硝烟弥漫的高三紧张而充实的生活。 赵晶晶、田艺洋、刘雨萌、夏冰一同唱响了《一生有你》:当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是否有一种坚持还留在心间…… 离别,是开阔的胸襟与美好祈愿。 年级组长刘永奇与家长尹锋林同台致辞。尹先生充满感激的语言: 我们每位家长都有这种感受: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老师们,不仅有着良好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更有着细腻的情怀和无私的爱心。 孩子们一年年成长的背后,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朝夕的陪伴和日夜的付出——每天清晨7点钟,老师与你们一同开启郎朗的晨读;每天中午,匆匆吃完饭的老师又匆匆回到座位旁,每位老师的办公桌旁、教室里又簇拥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1点钟,班主任老师又把窗帘拉上,催促你们抓紧时间休息;每天晚上,9点半的星光一如既往地俯照着西山脚下校园内老师疲惫的背影;为了孩子,老师们放弃他们全部的周六和全部的假期。师恩难忘,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刘老师相呼应回顾三年的生活:今天是同学们一生中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日子,你们将告别母校和陪伴你日日夜夜的老师,在爸爸妈妈深情的凝视中,给我们一个坚定的背影,踏上新的征程。我的心情与你们一样,是心潮难复的。 三年前,你选择了学校,学校选择了你,我想,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2014年8月7日,家长接待中心,那天上午的初次见面,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你们稚嫩而充满热情的脸庞。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共同的情怀与追求。在高中三年的岁月里,我们一起欢笑过也心痛过,付出过也挣扎过,希望过也失望过,但却从未后悔过!回头望过去,这些喜怒哀乐,这些拼搏奋斗,其实都是通往我们未来的历练和基础。……这希望与信心的背后,是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予你们一以贯之的包容、无私的爱和伟大的付出。从出生开始,他们一路陪伴,一路支持,快乐着你们的每一次成功,喜悦着你们每一次的进步;但同时,也包容着你们的每一次失败,忍受着你们每一次没有任何理由发出的脾气或者几天的不理不睬。他们每天都小心翼翼,高三,他们承受的压力可能比同学们还要大。所以,在收获成长的今天,请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尹先生与刘老师又一同回顾了学校经历了北大附中进入到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展望未来,刘老师噙着泪水哽咽地祝福流露出他对同学们三年的不舍:盛夏,是高考的时节,也是别离的时刻。虎头蜂,凝望着你们曾经喧闹的教室,也凝望着你们今天将要转身离去的背影,这是默默的祝福,深深的期待.没有一种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叹息不留下回响,没有一次欢笑不溅起岁月的浪花。背上行囊,希望和梦想不是遥不可及,就在每一个早起的匆匆步伐中,就在每一本让你沉思的书本中。 你们走了,我不拦你,也拦不住你。且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这时光的浩瀚海洋。走遍千山万水,西山脚下,有你永远的母校如皓月之恒。
第三篇章:美好未来 开篇人:王玲玲 未来是什么样的,生活让我自己去找答案。 未来的未来,愿你我都能找到梦想,既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又能让自己恰好拥有与这梦想相匹配的能力。愿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怀有敬畏与热情,情感一如现在般丰富,永远会在动容之处泪下,会在激动之处站起。愿你拥有足够的好奇心,既想看到宇宙的边界,又不想失去探索的空间。愿你能以自己品格的好来让世界的好更完整,既有对弱者的同理心,又有对强权的斗争心。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领略这世界波光潋滟的好。愿我们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去失去也去拥有,去错过也去找回,去保持也去改变,活在当下,珍惜情感,不忘初心。
孙明辉、陈屿、王一娜、刘晓萌演唱《明天你好+不说再见》 校领导与高三任课老师为同学们颁发毕业证书,合影,留念,定格在瞬间的永恒。 崔岩校长因为北大附中的重要会议不能出席毕业典礼,但是也带来了殷切的期望和祝福。 光阴荏苒,高中一千多个日夜匆匆而过。教学楼前高大的银杏树默默地陪伴着你们,她最新的三圈年轮记录着你们的远大抱负、你们的小脾气,你们灿烂的笑、委屈的哭,也记下了你们美丽年华里朦胧的心跳。 你们跟北大附中交集的时间是两年,在这两年中,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学校更名、校园改造、课程建设、高考助推、成人仪式、高考百日誓师……看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看到同学们伏案学习、勤勉互助和老师们认真上课、悉心辅导的情景,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你们的老师用无私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影响着你们,多少次手把手的耐心教诲,多少次面对面的促膝谈心……谈及你们的时候,老师们满脸的喜悦和自豪,你们永远是老师的骄傲。 高中毕业了,三年黄金般的年华,不过是人生长句中的一个顿点。你们的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空等你飞翔! 希望你们明确人生目标,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认真地做好事情,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希望你们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平凡中始终保持高尚的追求,真正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希望你们追求勤奋。人们所面临的成功的机会是相同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的最大的差距是勤奋的差距,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少壮不努力”。希望你们有志气,有才气,更有勤奋。希望你们追求快乐。人生享受,享受的是忙忙碌碌的生活,而不是平庸无为的日子,快乐与成功相伴,快乐更与追求和努力相伴。 希望你们追求平和宁静。人应该大气,应该包容他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和思维方式,用一颗诚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 无论将来你们走到哪里,要记得: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张芊书记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真正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真正的辉煌,在于你能够承受备考中全力以赴的沉重、寂寞;在于你在全力以赴中所付出的“坚韧、进取、谨慎、一丝不苟……”。因为全力以赴的备考过程,对你心性的磨练将形成你生命中闪亮的优良品质,而这些品质将使你们受益终生。我想这就是崔校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的习惯——优秀。 给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提高责任意识,让责任意识像大树茁壮成长;希望同学们不断进取,超越自己;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张书记最后说:今年是八大处中学、北师大励耘实验学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这个校址建校50年,这片沃土已经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 今天同学们是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新的起点上,真正让优秀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断超越自己。20年后让母校欣赏你们的发展;40年后让母校欣赏你们的贡献;60年后让母校欣赏你们的健康。
2017届毕业生赠送母校礼物种桃李树。 杨春老师与吕海正阳同学一起合唱《倔强》,把毕业典礼推上了高潮,也为毕业典礼画上了美丽的句号。
数字校园 希悦校园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北大附中
联系我们: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8号 邮编:100144 电话:88962352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5124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