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课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孙宏选 发布时间:2016-12-0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为迎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2月说课大赛,2016年12月2号下午,北大附中特级教师戴颖老师给全校教师做了《说课及其评价》的讲座。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
             
       戴颖老师首先介绍了说课与现场课的不同。说课隐含着备课,内容是在课堂上重要的关注点。说课相对于现场课而言,没有现场课堂调控的难度,但是说课讲求明示理念和思路,考验老师的教学功底。考验教师对课程标准、对学情、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说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语言生动、规范、严谨,三者有机统一。教什么?怎么教?重点在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要求老师对课堂教学有深刻的思考,如果对课程理念和学情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有可能导致教学误区。说课时要避免三种误区:一是没有深化研究课标和教材,只是简单重复或者知识再现。二是理论空洞,缺乏策略方法支持或无可操作性。三是无相关课件或视频资料支持。
             
       那么怎样才算好的说课呢?戴颖老师提出好的说课必须包含五个维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特点。说课的内容包含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并由上述三者引导生成教学目标。
       首先,说课要解读课标。说课内容要有“理念和课标”,有理论支撑,有高度,有实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是关于教学的决定性文件,所以教学一定要研究课标,说课时把课标和理论落到实处。其次,说课要解读教材。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要研究教材。要整体备课,对教材的整体与部分的理解分析,重点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再次,说课要解读学情。备课时进行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认知特点、心理与兴趣。根据学情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景。说课目标是课标、教材、学情的三者结合,重点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思想。
            
       说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包括案例导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倡议。在“教学流程”和“教法和学法”设计中体现可行性。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目标要思维清晰,注意教学资源的调控和预设。设计教学问题要有内在的逻辑且有思维和表达空间,避免设问不明确或回答问题路径太窄。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校长助理教学主任单超做总结发言。戴颖老师的讲座再次强调了课标的重要性。学科教师一定要研究课标,2017年9月新课标将实行,请学科教师提前积极主动学习课标,钻研课标。优秀的说课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深入的理解,再谈教法。教师要有研究的习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体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让我们开启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第一届精彩的说课大赛!
附:教师倾听讲座感受
                     “明示教学理念与思路,提升说课能力与方法”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戴颖老师讲座《说课及其评价》有感     蒋开界
       2016年12月2日,北大附中特级教师戴颖老师来我校为全体老师做了一场关于《说课及其评价》的精彩讲座,为我校即将开展的说课大赛拉开了序幕。戴老师讲座格局大气、体系严密、思路清晰、风趣幽默,她经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述说课的那些事,既让老师们沉醉又启发老师们深思;不仅有关于“说课”在理论层面的层层解析,还有实打实的实践操作的步步示范。
       戴老师首先从说课相对于现场课的区别说起,说课比现场课“易”的地方是没有课堂调控的难度,现场课需要老师具有很高的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但说课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它难就难在要明示理念、明示思路。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需要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理解、梳理和设计,非常考验教师的课程和教学素养。同时,戴老师还指出说课要避免的一些误区:不要复述或简单再现(需要深化);不要理论空洞、缺乏策略方法支持或无可操作性;不要无资料支撑,应有对应的课件、视频等;还要语言规范严谨。这些都让我们对说课有了深入的认识。
       接下来,戴老师开始一一示范说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
1.说理念与课标
       每堂课都应有理论支持,要有高度但也要有实效、要深入;还要对课标进行透彻的理解和定位,戴老师尤其强调课标是所有教学开展的依据,这是“本”,不能丢,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必须有课标意识以及解读课标设计教学的能力。
2.说教学背景(说教材与学情);
       说教材,就是说教师要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但教师还是教材的开发者,要讲究对教材的整体处理,尤其是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戴老师以自己在讲股票、债券、保险的知识为例进行详细示范,她对教材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在这一课中有“舍”有“存留”,但都要有理有据,还有在这里舍的,挪到哪里再讲呢?这都要有整体意识和精心的设计。这种整体意识,不只是看到这一课在整单元的位置,还要看到在整册书,甚至整个学段以及初高中不同学段的位置,然后做出最合理的处理和设计。
       说学情,包括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与能力基础、认知特点、心理与兴趣等等。
3.说教学目标
       戴老师认为这要将三维目标的内在逻辑与相互关系理清楚;教学目标要体现过程性,还要体现可行性,也就是说有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来支撑目标的实现,不应该确立那种一节课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要可操作、可测量。教学目标还应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思想。
4.说教学流程——教法与学法
       这个环节是说课最主要的内容,戴老师使用了大量真实的说课案例与自己的课例素材,为大家分别从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堂调控与预设等几方面深入分析讲解,力求让大家最直观、最形象的理解教学流程各个部分应该如何做出最合理有效的设计。其中,关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戴老师特别强调这么几点: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内在逻辑;问题要有思维的空间,不是狭窄的封闭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还要有学生表达的空间,要给予学生耐心和尊重。
5.说教学设计特色
       戴老师强调在说教学特色的时候,一定要将教学设计中最值得称道的提炼出来,既然是特色就必然是别的教学设计中没有的,有新颖性、独特性,所以教学特色也不在多,三五条足矣。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戴老师娓娓道来,为我们深入浅出的透析了“说课”这一促进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的教研形式,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为我校开展教师说课与评价活动指明了方向与思路,必将有力促进我校教师说课能力与方法的提升,也营造了学校上下一心钻研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