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教育之“美”,着力教学之“实”————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暑期教师培训活动

作者:蒋开界 发布时间:2016-07-2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7月12-15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高一、初一全体教师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等50多人在北大附中本部与北大附中、北医附中的老师们一起投入了一场生动美丽又有实效的暑期集团培训,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培训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围绕“生命”主题开展一系列主题式学习体验活动,包括《看不见的森林》文本阅读、讨论交流、汇报解读,以及观看影片《大鱼海棠》、体验黏土制作课程、舞蹈戏剧体验等。二是围绕下学期教学重点难点研讨交流,分学科进行教学片断展示、说课。

    在围绕“生命”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通过积极的参与、切身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生命之美、教学之美。第一项活动是阅读获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的《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在这本书里,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将自然界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沉醉在阅读中,感受着生命的多彩、生命的神奇、生命的坚韧、生命的可贵。在阅读之后大家进行了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不同学科的老师们从不同角度解读着文本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北大附中的杜泉滢、黄晓娟、贾鸿飞几位老师分别从生物、历史、哲学几个学科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阅读思考,例如杜老师强调教学要增强学生的实践经历,在实践中感受、认知、获得情感体验,这至关重要。
    之后陈校长介绍说,在北大附中新初一元培计划的学生中即将开展这样的阅读教学,要求各学科老师都要在教学中用《看不见的森林》以及《人类简史》的片断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深入挖掘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活动,大家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教学灵感,拓展了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在之后的观看影片《大鱼海棠》、体验黏土手工制作课程、舞蹈戏剧体验活动则是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大家体验生命之美,以及在教学中呈现出来的生命力。这些活动也充分调动起了老师们的参与积极性,大家在黏土制作课中亲自动手塑造属于自己的黏土作品,在刘影子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最终塑造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作品。小章鱼、小兔子,无不展现出生命世界的美丽动人。



    在随后的舞蹈戏剧体验活动中,老师们团结合作、脑洞大开的即兴创作,用舞蹈和戏剧的形式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令人惊叹老师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第二天、第三天的培训活动则主要围绕教学实践的改进来展开,老师们按学科分组进行教学片断展示、说课及研讨,难得的是各科都有北大附中的资深老师不遗余力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培训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

    因为有效的培训活动应该使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新的、内化的观念与行为融为一体的教育策略与技能。   

    如果说第一天的主题式学习体验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观念,那么围绕着改进教学实践的培训则是将观念与行为融合的重要方式,教师培训的意义就在于实际教学行为的改变。老师们通过精心准备教学片断展示,指导老师再给予有效的严格的指导改进,这个过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培训的紧张气氛,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真刀真枪的磨砺,才有了此次培训的满满收获。

    伽利略有一句名言:人不能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教师作为学习者,同样如此。契合教师内心向往,激活教师的进取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符合教师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而这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暑期培训就是一次让被培训者充分体验和享受培训带来的专业成长和学习乐趣的培训活动。感谢北大附中教育集团为老师们提供了这样一次精彩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