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生评价体系——聆听华东师大杨向东教授讲座

作者:孙宏选 发布时间:2015-09-24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5年9月23日下午17:00点,由崔岩校长带队,张芊副书记、教学副校长李世民、教学与科研主任李勇、各教研组长、各备课组长及部分教师乘车赶往北大附中,聆听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的讲座。
  杨教授首先引入一个生活游戏情境,向桌面黑白方块投掷硬币,落到方块中间算赢的概率是多少?通过几种计算方法的选择和比较,探讨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从抽象→概括→推广→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由此启示大家:国家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涉及到:对基础教育总体理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和实践;本学科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什么(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跨学科共同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
  核心素养蕴含的学习方式是个体与情境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是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活动方式,包括: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确立的思路应从学科本质观和学科的育人价值入手,由此确立学业质量标准,重新思考命题的评价框架,直接评估有价值的学业成就。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北大附中三位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探讨,例如:1.核心素养是否能被培养?2.探究能力是否能被培养?3.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讲座持续到晚上20:00点。
   随着我校教学设施的完善,会有更多的教师通过校际视频,更广泛的参与到北大附中的学习交流中,共享北京大学及北大附中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