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者:马红妹 发布时间:2016-01-12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站在三尺讲台上31年了,初三毕业班25届,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23年,我深深喜爱教师这个职业,至今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感谢校领导发现了平凡工作中的我,让我有机会给大家汇报,汇报题目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关爱、严格
       百善孝为先,“百德善为先”。善待工作,善待同事,善待学生,是我一贯的工作信条;严格自律,积极向上,富有正气,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多年来,我深信“德为师之本”,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品格传递给学生。潜心研究学生心理和教育艺术,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对待学生爱严相济,教导合一,以德服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陪伴孩子”----润物细无声。
       2012届学生蒋雯丽在2015年教师节短信:谢谢老师教会的知识,更感谢老师在面对我这样不懂事的学生,是真情流露的耐心和包容,之前被人问道“师者何以为师”,我想大概就是在一个孩子的三观、道德底线和思维方式尚未健全立好的时候示其以美好,授其以希望吧,现在想来,您是当之无愧。
       二、智慧、方法
       多年来,工作中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2001届学生高某,不敢抬头看人、大声说话,经常不来学校。家访时她妈妈含泪告诉我孩子有特殊病情,最惧怕同班张某,常被他欺负,细心观察后发现的确如此。认真思考后决定,我每天帮助高某做事的同时带着张某同去,让他们增进了解、增加理解。不久,我教导张某不欺负高某,要保护她、帮助她,张某欣然接受,而且做的很周到;此后高某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能够正常跟着班集体活动,天天到校。
       这些年来,用爱的智慧和方法帮助了很多有特殊问题的孩子。例如:桀骜不驯的石云辉,受挫灰心的刁晓铮,自怨自艾的张可欣,与父母关系极为紧张的张少哲,性格叛逆的魏潘、郭廓,自由懒散的张桐、郭子仪,不懂感恩的张俊仁等。更有惹是生非的李强,通风报信式的口头禅“老马来了”,三十多岁的我倒也乐得有此称呼,自那年后大家也都称我为老马。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和他们表现出的不同问题,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温和地关爱、教育的严格是原则,教育的智慧、方法是法宝。而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像每一滴的水----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正直成长同时还要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例如,14届中考总分561的毕业生昌文涛留言中写道:“每一节化学课,气氛都是那么的融洽,我们只要有问题就可以立即提问化学题很多五花八门,您总是让我们研究完一道题后,跳出来,总结题型、知识点,从而达到一题多用、触类旁通的效果。化学课上总是充满激烈的辩论,这些辩论让我们补全漏洞、强化记忆。化学,是一门新鲜的学科,以后,我仍会按您讲的方法去应对更大的挑战…”;还有考入四中的聂凡写道:“您对我的教诲和鼓励太多太多…我真的受益匪浅,您的方法、总结、还有对学习的态度……”。
       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教学中适当降低速度,分散难点,给他们搭建合适的、跨度较小的学习台阶,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有成就感。13届第二学期中途接任的初三3班,3个月后班级平均分由31.9上升至中考48.8分。 

       每当被学生亲切的拥抱和诚挚的问好,烦恼和劳累顿时烟消云散,那份欣慰和喜悦无以言表。学生使我感受喜悦,也使我反思教学、改进教学。----这是我至今无怨无悔、依旧喜爱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好支柱。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我还不断地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他们支持。先后担当张月琴、丁昌明、高永昌、王淑华、田丰、刘东阳老师的教学师傅,本学期辅导刚工作3年刘东阳老师参加区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所做的一切也是现如今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中每一位老师正在做的,大家为学校、为学生默默地奉献着! 
       做一名幸福教师其实很简单,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别人无关。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和雨露迎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好自己的职责,幸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