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 一路欢歌

作者:刘永奇 发布时间:2016-01-11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当选师德教师,实在感觉是名归而实不至。因为,谈起敬业,我实在不如陈宇付林这一对革命夫妇,他们每天晚上、早晨乃至周末、雾霾假期,在办公室、教室里不倦地工作;谈起与学生的关系,艳霞告诉我:对学生惩戒不是目的,谁让我们是教育者呢;谈起对学生成绩提升的投入,我显然不如张雪林老师热切与专注;谈起课堂教学,梁凤艳老师教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谈起对知识体系的把控,马红妹老师无疑就是学习的标杆;谈起课题研究,要向师雪峰老师多学习;谈起工作的细致与精致,付天杰老师给我很大的激励;谈起大局意识、学校内外联络与工作的耐心,耳濡目染,韩鹰老师教我如何平和心态,笑对工作;谈起工作的创新与领先,翟永霞老师总能给我启迪;谈起对工作前瞻的考虑和使命与责任的义无反顾,附中的老师和学校的领导,也无时无刻地不在引领我仰视前行。
       全校107名老师,106人是我学习的榜样,请允许我表达我的敬意,为大家过去半年时间内的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和历史与使命交织的责无旁贷;请允许我表达我的歉意,我不能在这里一一感谢大家给我的帮助、宽容和榜样的鼓励。一路走来,我们——这个我们是包含着原有的我们和面带微笑与自信、乐观与坚定,风尘仆仆赶来的附中人——我们相互勉励,因为我们肩负了一个自我的奋起与使命的召唤,因为北大、北大附中把文化与历史的眼光投注到巍巍西山的这个青青校园;半年来,一路的开疆扩土,一路的自我磨砺,我们已分不出你与我,我们已经把工作升华为事业,而且,正在向戴颖老师所言的“专业”层级奋进。
       毫不讳言地讲,从2011年到了我们学校后,我也确实出了不少力,执教高三同时兼任办公室工作,多得时候一边忙着办公室写不完的材料、信息宣传,一边执教高三、初二三个班的语文教学,晚上、周末、假期加班是常态。天天忙忙碌碌,虽然每一次劳累的工作完成后,有自我满足的舒心,虽然也有给高三的学生编写两本《我的高考语文》和《作文?作文》两本教材,每年要为学校撰写几十万字的文件,但长时间工作的堆砌,作为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论与知识结构却没有优化,在前行的路裹足不前。
       然后,2015年北大、北大附中不期而至。
       北大文化的厚重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让我们的校园在暑假后焕然一新。我们已经拥有的新餐厅、新宿舍、新空调、新多媒体教室,即将拥有的健身房、电子阅览室、办公桌椅,将要拥有的崭新校区,和因为阅兵等原因差点拥有的图书楼,这背后凝聚了校领导和行政后勤老师(徐磊)假期的多少心血,如果不曾亲历,我们可能永远认为这都很简单,简单到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开会时这灯光、这音响、这屏幕会自动打开一样。我在假期中也没有做过多少,但我也参与了新闻的报导、多媒体桌椅的选择、OA信息平台的筹划等工作,当然,这真是微不足道,因为,我知道有的领导因为为了这个学校,这本不属于他们的学校而累病了身体,透支了健康。所以,请让我们珍惜。
       我们虽然处于信息时代,但教学却搭上信息的快捷列车,除了我们上课需要去查询教案外。于是,学校规划中,把数字校园建设提上重要的议程。OA办公系统、教学平台、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门禁卡,我们的办公效率成倍提升,教学资源有效共享,学校影响力迅速扩展,初一年级的语文体验式阅读与创新思维训练的“西山东序”微信公众号广受教育界和社会的赞誉,点击量过万。我们要加强信息化的学习与使用,这不但有常态化雾霾的影响,也有高考改革的近在咫尺,更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观、学习观的巨大颠覆,在线学习、微客技术、翻转课堂和即将展开的高考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我们的信息平台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比如我们的阅卷系统期末启用,成绩分析系统也将便捷使用。为了学生的学习,我也曾经给学生开过微博、微信,语文与国学的APP,所以,也就承担了学校的这方面工作。从假期就开始,录入老师、学生的信息,建设教学平台,给每位老师开设各种各样的权限需求,上传各种资料,微信的编辑发布,还有假期晚上10点钟与校长到教委与公司筹划   学校网站。所以,我们要用好这便捷的信息与技术。
       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我们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师持续地到北大附中接收培训,学校也邀请了附中很多有专长的、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这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语文的课程,重新认识学生学习潜力激发的重要性。虽然这一次课堂展示成绩不佳,但确实也表明自己的一些思考。本学期,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校的负责人,北京市四个区县8所学校为实验校,我校为其中之一。我撰写了写作教学的序列设计,在市区教研员和梁老师、韩鹰老师和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听课指导下,上个月去大兴做了课堂展示。在教学的路上,我将继续勤勉学习,因为这是事业的生命线。
       学校借助附中的高端平台,今年我们高三的部分学生在附中有很好的学习和提升,高考的突破信心满满。但这也给我们高二年级以巨大的压力。我们高二年级的全体老师德育处、教学处的要求下,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进行了规范,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习惯进行了培养,同时,在方校长细致指导和要求下,通过家长会很好地调动起了大部分家长的积极性。老师们的热情很高,课间、早自习、中午和晚上放学,办公室始终是学生人满为患,会考的时间,不少老师晚上都辅导学生到六七点。可以说现在就瞄准了高考。下一步,抓好假期学习,实现重点学生、薄弱学生的薄弱学科的突破;各个备课组密切关注高考,关注海淀一模、二模和高考试题,提早把高考的变革融入到高二的教学与测试中。作为年级组长,我在努力地履行好我的职责。
       学校正在申请1+3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在各位校长、书记的直接策划下,各个教研组长都提出了课程计划,我负责撰写稿件。这是学校迅速改善生源、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契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路其实是两条路,我个人的成长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之路,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路。这路其实又是一条路:因为我们个人的小路实际是与学校的发展之路融汇到一体的。于是,这漫漫的教育征程,不再孤单,不再苦不言堪,而是一路同行,一路欢歌,因为有你,有我,有我们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每一位师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我们的携手并行中,
       ——未来,终究不会是一个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