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石景山区规划办一般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习题课问题链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JS2022B03)中期检查报告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科研主任任晓庆主持,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韩伟老师、教研员焦锟老师、首师大附中苹果园中学陶建春老师、我校徐文博副校长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中期检查包括带题授课及中期汇报两部分。首先,方琼老师及闵福燕老师进行了带题授课。方琼老师的上课主题为《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整节课以问题链串联教学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环环相扣的内容,激活学生思考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闵福燕老师则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一课进行教学,通过有效追问,层层深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在问题链的引领与探索中,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发展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方法的关联建构中实现由具体的数学方法、策略的学习转向一般性思维策略的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理性思维的发展。接下来,方琼老师进行了课题中期汇报,从课题的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已完成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后续的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最后,专家组对该课题进行了评价与指导。专家们一致认为问题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思维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可提高教学效率并具有时代性。同时,专家们也就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等进行了专业指导。韩伟老师对课题理论和实践研究给予高度的肯定,对于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议:需要脱离具体课例背景,抽象出一般问题链的设计形式,进一步梳理四种不同习题课类型的问题链的设计形式。陶建春老师基于课例提出问题链设计要层层深入,问题链的设置最终要实现教学目标。焦琨老师基于数学学科本身提出课题研究最终要与学科本质关联,体现学科价值,同时对学生思维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习题课问题链设计的科学性提供了方向。

专家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意见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方琼老师也表示在课题的下一阶段一定会进一步研究习题课问题链的设计,完善不同习题课类型的设计模式,并积累相关的教学案例。本课题不仅仅是对高中数学习题课问题链设计的探究,更为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形成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