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求索 各美其美 ——小学部寒假教师集体教研备课总结

作者:李娜 郑安琪 袁嘉忆 发布时间:2024-01-27 编辑:审核:李娜 浏览次数: [关闭]

百舸争流,奋楫者方能争先,

不倦求索,践行者终将致远,

专家引领,各美其美共成长。

季冬腊月中,时节正严寒,小学部教研备课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学部教师在探讨中进步,在指导中成长。

图1.png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1月21-26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全体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还有课程建设的商讨。

图2.jpg

一、 不倦求索 共同成长

从1月21日开始,我校寒假集体备课活动开始举行。本次活动小学部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立足于新课标进行深入地教材分析。

微信图片_20240201093557.jpg

1月23日,全体小学部教师进行了各学科教材分析的汇报。各学科展示了教材分析的亮点。语文组从教材的体例到课文内容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分析;数学组设计了课前任务单,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对教材进行了两次梳理,整理上位知识,整合教材形成指向主题意义的大单元;科学组老师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科学;体育组老师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视角汇报了体育教学;艺术组老师基于课程群关注学生艺术素养能力的进阶。在老师们求索的道路上,得到了校领导以及各个学科教研组长的专业指导与建议。

图11.jpg

图12.jpg

图13.png

二、精研覃思  拾级而上

年青教师积极与教研员进行了教材分析的沟通。各学科教研员用最专业的视角,带领着老师们研究教材内在逻辑,分析教材内容、单元要素,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老师们在与教研员沟通的过程中逐步解开自己对教材分析的困惑。经过这一过程,老师们对教材地把握更为科学系统。教研员的引领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是求索路上的强大赋能。

图14.jpg

图15.jpg

图16.jpg

三、五育并举 美美与共

教研期间小学部教师针对上学期x+1拓展课程和明德课程进行了修订,并对下学期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此外,科学于老师设计了科学素养校本课程,音乐老师和舞蹈老师联合设计了儿童音乐剧校本课程。

成长阅读

图17.jpg

成长阅读课程在原有的六大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并且进行跨学科融合让课程更加有趣。通过本课程的开展,从自我认知、道德认知、情感认知等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思维启蒙

图18.jpg

思维启蒙课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下学期将紧扣核心素养深度优化课程体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运算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筑梦戏剧

图19.jpg

上学期筑梦戏剧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寒假的研讨,本课程进一步将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结合学情提炼了单元主题,对应补充了对应的绘本戏剧,以此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内化、运用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音乐剧课程

图20.jpg

音乐剧课程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整体育人观,在艺术素养课程下以选修课形式开展。旨在通过排练有趣的儿童音乐剧培养孩子们的舞台表现力。下学期将排练的剧目是《狮子王》的音乐剧。这个剧目的排练也是我校进行跨学科融合的综合体现。

科学素养课程

图21.png

科学素养课程我校采用的是贯通式的培养方式。于老师作为中学部和小学部的老师对孩子十二年一贯制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整体的把握。他设计出一到六年级科学课的整体框架,富有实践性,能结合石景山的地域文化展开,让孩子真正走进科学,喜欢上科学。

?明德课程

图22.png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明德课程,针对原有课程设置细化了每个月的主题,丰富了课程活动的形式,真正地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做到了理论性与活动性的融合。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智慧。在专家的引领下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小学部教师会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