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雪后初晴,西山脚下美丽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高朋满座,在石景山区化学教研员赵志国老师的带领下,全区的初中化学教师齐聚于此,通过“双师课堂”设备与技术分别聆听了我校初中化学组刘东阳老师、王苏静老师的两节现场课和卢佳老师的说课,共同研讨大概念引领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与路径。

本次单元整体教学以初中化学中的教学重难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为主要内容,在教研员赵志国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按照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多次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听课磨课,理清了“大概念、次级大概念、基本概念、核心知识、思路与方法、核心素养”之间的脉络,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单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与设计,三节课一脉相承而又层层递进,为学生搭建阶梯,使其知识与能力借势生长,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关键能力。

王苏静老师的第一课时主题是“元素超市”体验站,以“元素超市”为情境,通过角色体验活动,辨识识记并记住常见元素及根的名称、符号、化合价,学会化学式表示常见的物质的组成,培养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以及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刘东阳老师的第二课时主题是制作“商品”说明书,通过对“工厂商品”成分分析、进行分类、制作说明书的活动,认识物质是多样的,认识可以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物质,学习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化学思维方式和视角的形成。

卢佳老师的第三课时主题是探秘“商品”的构成,通过对“工厂商品”微观探秘的过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与区别,认识原子的结构,初步学习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三节课依次分享之后,初中化学备课组长刘东阳老师就本单元三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行了分享交流,教研员赵志国老师对三节课的实施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建议,并借此机会向参与此次活动的教师们指明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希望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再上新台阶!

本次教学实践研讨活动采用“双师课堂”的模式,授课教师在班级为学生现场上课,听课教师在另一间教室听课,这也是对新的教育设备及技术的一次积极尝试,为实现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远程教学奠定基础。另外,作为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深度参与者,本次教学实践研究对我校初中化学的三位教师而言又是一次专业的成长与历练,是我校化学组教师综合实力的又一次质的提升,相信这定会为我校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