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 夯实基本功 ——技术组新课标学习活动

作者:李莹莹 发布时间:2022-07-16 编辑:审核:翟永霞 浏览次数: [关闭]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劳动》课程标准,在面对这样全新的课程改革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反思并改进。技术组全体技术教师围绕课标核心思想,于7月15日上午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展示活动包括说课、答辩两个环节。上午9点技术组三位教师抽签确定说课主题。10点开始展示,并在10分钟内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教学目标等五方面进行说课。说课结束后,对评委高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通用技术翟老师的说课主题是《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内容是引导学生结合我校新校区教室设计需求,组织学生综合学校现有教室的设备和功能,进行系统规划完成新校区高中部教室的最优化设计,为学校贡献自己的智慧。通过新校区高中普通教室的系统设计,学生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增强对技术与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和严谨的技术责任感,促进系统与工程思维的能力的提升。

图1.png

图2.jpg

信息技术周老师的说课主题是《Micro:bit助力科技校园》,根据课标要求,采用项目学习形式解决、模拟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课内容是结合有人开门进出实验室,不能及时通知不在实验室老师的情境,确定项目主题:简易开门提示器。在此过程中学生熟悉开源硬件的功能,综合应用三种程序结构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采集数据,整理、分析、应用数据。通过项目实践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利用开源硬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图3.png

图4.jpg

信息技术李老师的说课主题是《智能桥涵积水预警系统》,组织学生思考在城市哪些道路交通区域雨季容易有积水安全隐患,聚焦桥涵区域。通过设计、实现、优化智能桥涵积水预警系统,学生能综合运用程序的基本结构、开源硬件以及云平台搭建简单的模拟系统,认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结合方式,体验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改变。对课标中数据和算法逻辑主线有更深刻的认识。

图5.png

图6.jpg

此次基本功展示活动,让技术教研组的老师们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劳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核心素养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如何进行信息技术和劳动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