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标正式颁布,该方案是我国义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义教新课标方案一经发布,我校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学习,深度解读新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九年贯通的课程与学业标准,明确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和路径,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育人能力。
首先,徐文博副校长在学校教研组长会上与各教研组长共同学习了新课标方案,同时建议各教研组要紧紧抓住学习义务新课标的契机,提升教研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学科素养,真正将新课程标准要求及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主动成长!

其次,各教研组在教研组长引导带领下,我校教师开始认真细致研读、学习本学科义教新课程标准。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分别对新课标的强调核心素养导向、重组课程内容结构、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习方式、推进学科实践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为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组教师关注到新课标增加了整本书阅读部分,要求教师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自由阅读的氛围,同时,新课标尤为注重“文化自信”,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老师们通过学习新课标,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提升育人价值。

数学组学研讨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后付天杰老师针对新课标调整与着重强调的部分,例如学段的重新划分、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业质量标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及项目式学习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英语组教师通过集体研读课标老师们后最大的感受是:要求更高了!题更活了!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被淘汰,未来的英语教育将更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全面来临。基于新课标改革,未来的考试方向会更加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

文综组教师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变化,初中课程内容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今后教研组将继续加强学习,整合教材内容,关注学科融合,进一步研究基于学情设计好历史、地理、思政和心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好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学习的能力。

理综组教师通过研讨发现初中物理新课标变化的关键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科技方面的贡献;2.了解当今我国科技航天等领先领域取得的发展及成就;3.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及辨别筛选网络信息能力。同时,新课标重在强化“实践意识”,确立实践在各学科培养人中的重要乃至核心地位。

艺术组教师认为新课标更加适合现在的学情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加凝炼和有针对性,艺术学科更加多元和丰富,对于学段的划分更加明确,对于学业质量的规定也更加科学,课程的内容框架更为合计和优化,让一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体育组教师进行新课标的研讨,每位老师都撰写了学习心得,老师们认为新课标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执行者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新课标的实施颠覆了过去的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新课标带来了新的变换,让体育老师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恰净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技术教研组结合“3TAI” 技术综合化教学的实际,根据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劳动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和课程实施方向,针对日常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创设、初高中教学衔接、教学评价实施等维度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校将一步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强化课程改革理念的研修,加强新课标指导下的学校课程顶层系统设计,丰富课程供给,充分发挥我校“基础学科类课程、学校特色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学生成长类课程”四大类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构建自主学习型教学范式,利用PAD教学搭建翻转课堂、微课录制等教学模式,深度统筹学科教学与课堂,推动学科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