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行稳致远促提升——语文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作者:徐振宇 发布时间:2022-03-29 编辑:审核:唐倩茹 浏览次数: [关闭]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灵动课堂,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3月24日,语文教研组开展了高一年级“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活动前期,在北大附中高级教师、原语文教研组组长陈振群老师的指导下,高一备课组两位老师集体磨课,选定《庖丁解牛》作为课题,确定各自的讲授重点、学习重难点以及上课的框架和主要流程。任务明确后,两位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课件制作。既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又各有侧重、独立备课,达到快速成长、提升能力的活动目的。

图一.JPG

授课过程中,刘紫璇老师精心把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既保证每个环节任务的充分落实、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的舞台充分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发问、积极学习的良性循环。

图二.JPG

徐振宇老师选用“遊”字作为课程的脉络,将全文分成“赏遊之美”“探遊之成”“明遊之义”“品遊之道”四个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庖丁解牛的细节,领悟庄子“遊刃有余”的人生境界。

图三.JPG

授课结束后,语文组全员教研,就两位教师的授课情况展开讨论与交流。会上,语文组围绕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活动设计、师生互动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为两位教师查漏补缺,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图四.JPG

“同课异构”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互动与切磋,加强教师之间的练习与交流,促进语文教研组各位教师的共同成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个舞台,每个舞台也都一种磨练。对于新教师而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