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国家教学的“双减”政策,促进我校物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2021年10月27日上午,我校理综教研组有幸邀请到海淀区物理教研员马朝华老师,就《关于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首先,马老师就教学进度的安排问题,通过具体课例来告诉老师们,在考虑学生接收能力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教学,明确新授课时的教学取向:即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知识内容延展性的培养和渗透。同时,也对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接着,马老师从物理课程的价值出发和老师们交流了:如何挖掘与规划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素材,以高一物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节课为例,为老师们展示了怎样来通过教材来挖掘素材。通过极限思想问题的讲解、推导、拓展学习的过程,让老师明白和体会怎样对学生进行极限思想问题的学习指导。


马老师提出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情。对学情的关注不应停留在主观感受方面,要真正深入到课本和学生心中去。比如《摩擦力》这节课,初中的课本内容和高中的内容有重复之处,所以,教师必须厘清哪些是重复的,哪些是新授的,学生自己能通过教材看会的,尽量让学生去读教材。教师的作用是找出学生对所将要学习内容的困惑是什么?设计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中的难点问题。
最后,马老师提出教师一定要注重教材的使用,新版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了问题引入、做一做、思考讨论、科学漫步等环节,教师们要思考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环节,怎样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同时,等级考题目里的许多情境来自新版教材的练习和应用,教师们对每个题目要认真研读。


经过两个小时的学习,物理学科老师们一致觉得马老师讲座是真正把高、大、上的理论和具体的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讲座,使老师们再次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