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生物教研组

作者:马丽清 发布时间:2021-09-16 编辑:审核:靳文涛 浏览次数: [关闭]

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开学月的互听推门课活动中,2021年9月14日我和靳文涛老师随机进入到了樊红梅老师的课堂,在一节常规课中感受到了樊老师在情境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

在十三章生物多样性的真菌教学中,樊老师首先采取了常规的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引入,同时与十二章进化过程的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现在多多种多样的生物与进化历程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介绍家里发面的、蒸馒头的过程,通过真实情景体验,激发了课堂学习的小高潮,学生热烈的讨论:气泡是酵母菌什么生理活动产生的?是什么气体?面发起来后产生的小孔是什么原因?达到引入酵母菌为代表的真菌的学习。樊老师通过展示实验室的酵母菌培养液表面的气泡,对具体情景的具体现象提出进而展开结构观察,生殖方式的探讨,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问题。

图1.jpg

45分钟课堂樊老师教学热情、规范、有序,知识讲解有规律,呈现有层次。在情景中通过分析现象,总结知识,构建概念,注重知识落实;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学活动的参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让思维外显,呈现问题,解决问题。部分观察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教师展示观察结果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樊老师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课堂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用知识服务于生活,还能对生物留有兴趣。例如: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家里的水果等食物发霉了,还可以吃吗?我爷爷就说不能浪费,可以食用。”“如何判断水果是磕碰的,还是发霉造成的损伤?”樊红梅老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所学的霉菌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既能吸引初中小同学的注意力,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整节课以生命观念的落实为主线,有抽象思维的训练,也有形象思维的培养,求同也有求异,最终落实社会责任。总的来说,是一节听后很舒服的好课。

这节推门课反映出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生物教研组是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的变化,不断学习进步的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中、实践中探索“基于单元教学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图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