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理综组王苏静老师和卢佳老师讲授了两节以“舌尖上的化学”为主题的区级科学实践公开课。两位老师分别就两个生活化情景“服药后不喝酒”和“果蔬中维C含量比较”为切入点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及实验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实验探究,提升方法,获得能力。

王苏静老师以常见药物酚酞片(果导片)为载体,引导学生猜想,某人服用酚酞片后饮酒造成急性腹泻可能的原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利用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思想,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团结合作,亲手进行实验探究,用真实的实验现象,做为学生最直观的认知来源,学生亲身感受到服药后饮酒带来的危害,并亲手验证了大量饮水对服药后饮酒的缓解和补救作用,借助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对学生的传统认识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提高了合理用药意识。

卢佳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为载体,利用维C可使碘褪色这一性质,借助控制变量和空白对照的实验方案,用碘伏检测了西红柿、大白菜、青椒、猕猴桃、柚子、梨中维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不断质疑并修正实验方案,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动手实验,并将同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进行对比,一致得出蔬菜中的青椒和水果中的猕猴桃维C含量较高的实验结论,增强了结论的可信度。

课后,两位老师就两节课的设计进行的分享交流,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石景山区初中化学教研员赵志国老师,初二组兼职教研员杨洁老师对两节课均给与了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对两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又是一次成功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