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作者:翟永霞 高菲 发布时间:2017-07-1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7年7月12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24名学生走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进入灰色的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发动机,在它的旁边站着已经和我们有过一面之缘的朱一丁朱老师。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朱老师的时候。那时的他穿着一件的灰突突的短袖条纹衬衫,配着一条深蓝色的大短裤,踩着一双凉鞋笑眯眯地和我们打着招呼,像极了佛教里的弥勒佛。而这次我们再次相见于北大工学院,他仍是一成不变的装扮。短袖,大短裤,凉鞋还有他那圆圆的小肚子和弥勒佛式的微笑。 朱一丁老师边走边讲,带我们逛遍了北大工学院的各个实验室,他在硕大的低湍流实验室中为我们讲授如何模拟飞机飞行,他说:“你看这个实验高大上吧,是不是特别震撼,觉得原理特别特别难?其实我告诉你们啊,原理很简单,就四个字,而且你初二就学过了,相对运动!”我们在他幽默的言语中理解了许多晦涩难懂的理论。 在卡门涡街实验中,同学们自己动手安装实验器材,静静等候着水平面稳定,在黑暗中盯着一抹绿光,眼中充满震惊和迷茫。 卡门涡街是力学家冯·卡门发现的一个现象。主要描述为当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出现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小漩涡。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不就是一个漩涡么,有什么可研究的?而我会告诉你,就是这个你所谓不起眼的漩涡,曾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使美国塔科马峡谷桥整体垮塌! 我们在各个实验室中穿梭着,感叹着科学的神奇和严谨。一点儿微小的震动,一抹空气的流动,都会影响着实验的结果,我们小心翼翼,走进了新的领域。努力地理解着我们暂时还未能理解的知识,心中想着科学工作者的辛苦和此次活动的不易,记录着,聆听着,在北大工学院经历头脑风暴!
数字校园 希悦校园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北大附中
联系我们: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8号 邮编:100144 电话:88962352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5124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