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

作者:段庆伟 发布时间:2016-03-25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6年3月24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在综合楼二楼顺利举行。  

      





       本年度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共分成了16个小组。经过充分的准备,本次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会安排了5个典型题目作汇报,分别有《北京的老胡同文化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关于实兴大街菜市场经营管理规范化的范式研究 》、《北京市黑救护车现状的研究》、《北京市霾污染状况下的烟花燃放问题研究》、《29!一代人的记忆--摩天轮》等五个题目进行了开题汇报。研究性学习小组邀请了高二年级组的任课教师梁凤艳老师、樊红梅老师、班主任陈宇老师和教学管理处的孙宏选老师为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也讨论热烈,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达到了集思广益的目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提出了诸多问题,一方面体现了老师和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表明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具有一定价值,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通过本次开题报告会,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自成立以来,改革不断深入,初中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和俱乐部活动全面启动,高中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分别为三项必修科目,各占10个学分,而研究性学习也成为必修课,所占学分为15分,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此大背景下,学校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设,学校组成由具有丰富的研究经历的段庆伟博士和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和研究经验的付林老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工作开展。学校崔岩校长多次过问研究性学习事宜,教学副校长李世民全程督导,北大附中陈士君老师和学校教学管理处李勇主任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高二年级的全体老师和班主任,尤其是年级组长刘永奇老师始终关注高二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的选题也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延伸阅读: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63次提到“创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到“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二字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