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致性”为基石,建“数感”之高塔 —— 石景山区二年级数学教研

作者:柯一鸾 发布时间:2025-05-09 编辑:审核:栗娟 终审:刘亚慧 浏览次数: [关闭]

2025年5月7日,石景山区二年级数学老师们齐聚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在区教研员于今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以"基于一致性建构数概念 发展数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精彩课堂:"数"趣横生,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首先由吴智清老师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课堂氛围活泼生动,知识内容层层递进,通过不同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深化对计数单位和十进位值制的认识。建立起清晰的数概念,培养数感。

接下来是柯一鸾老师带来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问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整堂课围绕学生的生成展开,以孩子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方法,深入理解算理,感悟运算一致性。

整体综述:从教学到本质,剖析教学背后的学科逻辑

公开课结束后,刘天智老师针对本单元内容,为老师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栗娟老师对学情进行分析的同时,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围绕数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提升素养。

思维碰撞:深度交流,共促教学相长

活动的最后,老师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区教研员于今育老师对成立不足两年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数学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让孩子经历了直观模型操作后抽象到"数概念",帮助孩子建立数感,这些活动都是很有必要的,在计算时不同计数单位的类比也非常精彩。在低年级我们就要帮孩子埋下"计数单位"的种子,让计数单位贯穿于数与运算的始终。

同时,于老师也对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数学组及全体数学教师提出了期望,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研究教材,聚焦核心素养。以"计数单位"为桥梁,构建"数感"素养,发展学生高品质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