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能力跃升,2025年8月下旬,我校初高中英语教研组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英语学科专家王健老师,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课程建设专项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阅读教学优化、拓展课程构建及国家课程融合创新三大板块,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和互动研讨,全面激发了我校英语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创新思维,显著提升了学科育人实效。
在阅读教学专题中,王健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纲,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典型课例为依托,系统阐释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设计路径。我校教师深刻反思了以往在目标设定与任务设计中的不足,逐步掌握了“课标引领—语篇深析—活动设计—师生共研”的阶梯式教学方法。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更真正实现了“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理念转变,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增强。
针对拓展课程体系建设,王老师以外刊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短篇小说阅读为抓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示例和可操作的实施框架。我校教师积极学习“兴趣引导—任务驱动—成果转化”的教学策略,熟练掌握“角色卡片制作”“配音实践”等多种创新学法,为拓展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老师们认识到,拓展课程不仅是课堂容量的增加,更是实现学科融合、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课程创新板块,王老师带来“X+写作”和“精准写作”的前沿课程设计,并分享了“语法体系重构+专题式教学”的实践案例。我校教师结合本校学情,通过小组案例研讨和模拟教学设计,突破了语法教学枯燥、写作教学成效低的瓶颈。大家一致认为,语法教学可以更实用,写作教学可以更生动,真正实现“学用结合”,让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此次研讨不仅是一次专题学习,更成为我校英语教研组凝聚共识、汇聚智慧的重要平台。教师们不仅在知识上收获丰厚,更在交流中激发了对课程建设的深刻思考。大家明确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教学行动,持续优化课程结构与实施路径,进一步构建兼具丰富性、深度与活力的英语课程体系。
展望未来,我校英语教研组将继续依托专家资源,深化教学研究,进一步打造“学习—实践—反思—创新”的教研生态,建设一支具有前瞻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持续推进学校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赋能。
【教师学后感】
王老师的三次讲座内容详实、内涵丰富,干货满满,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具备扎实可行的教学实践路径。最让我感动的是,王老师在谈及很多节课的时候都神采飞扬,洋溢着不吐不快的自豪与热情——这一切于我而言,既是莫大的激励,也是一种深刻的鞭策。
此外,王老师还为我们的课程规划指明了方向:要善用权威资料中的理论支撑,并积极思考如何将实际教学经验转化为可展示、可推广的成果。她充分肯定了我们目前的选题方向,并鼓励大家加强团队协作、充分准备,坚信我们一定能产出卓越的成果!
陈立艳
本次专家讲座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王健老师以生动的课堂实例和深入的理论剖析,为我们呈现了英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在个人收获方面,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有三点:一是研读课标与论文的重要性,它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帮助我们更好地在教材与课标交汇处设计出聚焦英语核心素养的课堂;二是语篇分析应注重逻辑结构、问题特征与文体形式,通过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提升教学精准度;三是创造性使用语篇的策略,王老师以必修2第5单元 “A
Sea Story”为例,跳出传统时间线教学思路,以地点迁移为主线推进故事,展现了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此次讲座也引发了我对高零年级英语课程规划的思考。未来,我们将以整体意识与阶段性目标为指导,贯通培养理念,进一步完善高零英语课程体系。我们将以课标为依据,融合国家教材基础课程与培优课程,并充分利用已开发的TED演讲、空中英语课堂、英美短篇小说、时文阅读等多元资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活动,并注重沉淀学生作品,推动教研组向更高水平发展。
田密
本次讲座深化了我对英语教学的整体认知,打破了阅读、写作、听力、语法教学间的壁垒。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应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阅读设计应以问题链驱动思维,拓展课程如整本书阅读、外刊阅读、空中英语教室是激发兴趣和培养视野的关键,而语法更应对标高考考点,梳理学生易错点,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教学,并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活化运用语法知识。
展望未来,我的教学规划将聚焦于“融合”与“实践”:
1. 主题融合:以主题统领单元教学,将阅读输入、语法要点和写作输出有机串联,构建完整的学习闭环。2.
分层拓展:在常规课中嵌入微拓展,并开展整本书阅读、外刊阅读、空中英语教室等活动,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拓宽学生视野并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
情境语法:设计更多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应用语法,使其真正成为沟通的工具。我将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发展思维的舞台。
由洋
在王老师的精心分享中,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印象的是“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和思维品质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通过研读语篇,把握培养思维品质的关键,是在导入阶段创设激活学生思维的真实情境,设计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这些都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要点。王老师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一课为例,阐释了其相关设计理念和实施策略,而她的优秀设计也被收录在教科书中,她在五一假期期间反复学习课标理念,深入领会英语课程要求的研究精神让人敬佩不已。她心怀职业理想,追求专业发展的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于锐
三天的专家讲座为我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清晰框架,带来极强的专业启发。王健老师通过案例,直观展示“并列组合式结构分析”“语句复位推断”等实操策略。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语篇分析并非单纯的内容解读,而是挖掘文本教学价值的关键,即通过剖析语篇内在逻辑,能有效引导学生从“提取表层信息”走向“批判性思考”,比如在语法教学中融入语篇语境,可避免语言知识的孤立传授。
王健老师的讲座还为初高中英语组的课程规划指明了方向。她强调课程设计需“按单元系统推进、贴合学情与考试需求”,通过整合多模块教学内容,明确“每周1课时整本书阅读”等量化规划,精准解决了以往拓展阅读“无体系、随意化”的问题。这让我进一步领悟到,课程规划必须以“连贯性、目标性”为根基。
张博洋